在這個講求生活品質的時代,越來越多人把寵物當成家人,甚至是心靈伴侶。不論是陪你加班熬夜的貓主子,還是回家時迎接你的狗狗,牠們早已不只是「寵物」,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說到真正了解牠們、照顧牠們,你真的及格了嗎?

特別是這幾年,臺灣「貓奴」族群大幅增長,相較於狗狗需要大量的陪伴時間與空間,貓咪安靜獨立、不吵不鬧,更符合都市生活的節奏,也難怪牠們會成為新世代的主流選擇。

本月專題,我們就來聊聊「貓咪健康照護」這門課,為什麼你不能不學?而這堂課,從你的餵食習慣、健康知識,到政府法規,一點都不能馬虎!

◆延伸閱讀:愛與陪伴如何影響我們的心靈——為何養寵物會成為現代人的心理慰藉?

◆延伸閱讀:寵物實境秀大集合:從療癒、冒險到回憶,一起跟毛小孩慶祝「國際寵物日」

你以為你會養貓?那些你沒發現的健康誤區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很多飼主以為,只要按時餵飯、鏟屎,貓咪就會健康快樂,實際上卻存在不少「盲點」。臺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台灣貓科醫學會理事長翁伯源,告訴我們,從飼料營養配比慢性病防治健康檢查習慣,都有許多被忽略的細節。

例如,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貓咪飼料,真的適合你的貓嗎?貓咪有時候表現得很冷淡,可能不只是性格孤僻,而是身體出了狀況——像是憂鬱症、低血鉀、營養不良,這些病徵一開始不明顯,卻會嚴重影響貓咪壽命與生活品質。

所以說,當個稱職的貓奴,第一步不是買玩具,而是搞懂牠的健康需求。

◆專題一(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6 個寵物宅裝修要點分享:從地板、家具到空間佈局,打造安心寵物宅

◆延伸閱讀:6 個毛孩冷知識!狗狗真的是色盲?貓咪竟然是像爸爸!

誰來保障毛孩?當法規跟不上市場時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除了飼主需要學習的功課,很多貓咪健康問題,其實也和市場環境與法規脫不了關係。

第二篇文章,我們邀請消保官來替大家解答:當你遇到劣質飼料、醫療糾紛,飼主的權益可以怎麼保障?同時,也找來臺灣與國際知名飼料品牌,聊聊他們在飼料檢驗、法規認證上遇到的困難與瓶頸。

你知道嗎?許多國外已經有相當完整的寵物食品法規,甚至有明確的成分標準與檢驗流程,而臺灣在這塊還有很多需要補強的空間。我們要的不只是毛孩吃得飽,更是吃得安心。

◆專題二(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國際寵物日」|寵毛孩 4 細節要注意 專家提醒:恐成健康隱形殺手

◆延伸閱讀:天冷氣溫溜滑梯 高齡寵物要當「心」!富養毛小孩成趨勢 獸醫師曝「三招」改善

政府能做什麼?從法案補強到立法進度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最後一篇,我們把焦點放在法規制定層面。動物保護司副司長陳中興分享目前《動物保護法》對寵物食品與醫療監管的現況,並點出還有哪些灰色地帶未被完善——比如原物料的來源、添加物究竟可以加哪些?寵物的食安如何被法律保障?

此外,立法委員黃秀芳也分享她在推動相關法案時碰到的阻力,以及未來有哪些立法進展值得期待。

養一隻貓不只是個人選擇,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專題三(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用影像記錄每次相遇的奇蹟,4 部扣人心弦的寵物電影、動畫!

◆延伸閱讀:當動物成為「影視巨星」,談電影拍攝與動物權益的兼顧

飼主的自修課,社會的進步題

貓咪的健康,不單只是每位飼主家的小事,背後串起了醫療產業、食品市場、甚至政府法規整個鏈條。身為現代飼主,我們不僅要懂得愛貓,更應該有科學化、制度化的照護知識。

這一次的專題,希望能讓你不只是看到問題,更一起來思考解方——從寵物的餐食,到立法院的法案,牽一髮動全身。讓我們一起為貓咪的幸福努力吧!

◆延伸閱讀:超萌品牌愷締思|先甘後苦的創業點滴,站穩貓奴心中地位

◆延伸閱讀:留下愛與忠誠《一隻狗的遺囑》:美好回憶是前行的動力,把愛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