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在《先問,為什麼?》的〈作者序〉所寫下「為什麼」(WHY)的概念起源,思緒便不由自主地飄回幾年前,那時的自己重疊了他的經歷──對工作失去了熱情,而感到痛苦萬分。

197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佛羅伊登伯格(Herbert Freudenberger)就提出了「倦怠」一詞,其定義是因過度專注於某件事,累積壓力所導致的情緒、精神和身體的疲勞狀態。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19 年,把職業倦怠(Burn-out,又稱工作倦怠)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將其視為一種心理健康問題。

當時的自己壓根不知道何為「職業倦怠」,只覺得身體的能量耗盡了,沒有面對工作的力氣,開始人際冷漠,更可怕的是陷入了「自己毫無價值」的無力感之中。

在閱讀《先問,為什麼?》的過程中,沒想到會如撥開迷霧般,意外地解開了那時之所以陷入困境的人生課題。

「我們常會在旅途中,不知不覺就忘了當初踏上這段旅程的原因。」

圖片來源:pexels@Leah Kelley
圖片來源:pexels@Leah Kelley

你覺得自己有「成功」的感覺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汲汲營營就是想一嘗成功的滋味,於是不停地加快腳步,拚了命想達到某些具體的目標。但隨著有形的成就愈來愈高,一些微小但美好的事物也默默消逝了。

西奈克在書中講述他在一個企業家齊聚的會議中,看見了預期之外的現象,這些企業家們,雖然公司的規模愈來愈大,也變得愈來愈成功,但他們卻被功成名就後的孤寂纏繞,開始懷念過去沒錢、奮鬥的日子。〈延伸閱讀:《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擁有真正屬於你的思想,才能認清自己本來應有的樣子〉

到底是什麼事情改變了呢?西奈克用自創的黃金圈理論分析,這些成功的企業家都很清楚自己的「做什麼」,也很專精於「怎麼做」,但他們卻不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

圖片來源:pexels@Pavel Danilyuk
圖片來源:pexels@Pavel Danilyuk

西奈克也提及,我們常將「成功」與「成就」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事,前者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感覺或心境,而後者是有形的成果。許多人會誤以為只要達成很多成就,成功的感覺就會隨之而來,但其實不然。

所以,無論成就大小,只要如同書中所講:「沒有人會為了砌牆而每天精神抖擻地來上工,我們每天興奮地去工作,是因為我們在建造一座偉大的教堂。」唯有永遠不忘自己「為什麼」而做的人,才能在不小心走到岔路時,即時地回到自己的正確方向,持續前進。〈延伸閱讀:存在的意義藏在自然界:《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每個生命都只會成為與眾不同的自己〉

「當你和別人競爭時,沒有人會幫你的忙,但是當你是在和自己競爭時,每個人都願意幫你一把。」

在工作職場上,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我們滿腦子充斥著「要做得比別人更好」,好像只有不停地打敗別人,才能走向康莊大道。但西奈克在書末留下的這句話,如一記警鐘提醒著我們「戰勝自己」的重要性。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藉由追尋「做什麼」背後的「為什麼」,不斷挑戰自我,才有機會感受「成功的感覺」。

除了戰勝自己之外,此話也與《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所說的:「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告訴我們只要抱持著凡事都從「為什麼」開始的信念,也許無法比別人強,但總會找到與我們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向「成功的感覺」邁進。〈延伸閱讀:「喜歡黑暗的人,因為他們比誰都珍惜光」:傷口結痂以後,你不再是你,我也終於變成《別人》〉

圖片來源:天下網路書店
圖片來源:天下網路書店

任何組織皆是以人為本,《先問,為什麼?》雖然是商業書,但談論的概念對個人而言也是非常受用,這種商管心理化的新鮮感,著實讓人意猶未盡。不妨現在就打開這本書,開始追尋你的「為什麼」之旅。

主圖來源:pexels@Image Hunter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