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地方創生的浪潮中,有一位關鍵人物絕對不可能忽視——她是陳美伶,被譽為「地方創生教母」。從國發會主委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到如今擔任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她的旅程不僅代表個人的轉變,更是一段臺灣地方創生的故事。

2017 年進入國發會,陳美伶是歷任主委中,對地方創生著力最深的一位。她不僅在政策制定上展現遠見,更以實際行動走訪各地,將地方文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2020年,卸下公職的她,並沒有將扶植地創團體的責任一同丟下,反而受到同樣關心在地的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的邀請,一起成立「地方創生基金會」,陳美伶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實務經驗,專注於透過民間力量推動地方創生。

從國發會到地方創生的轉變之旅

「走遍臺灣,幫助地方創生團隊,更讓我認為幸福就是工作與生活能取得平衡、可以兼顧家庭、生活不虞匱乏,並且能從在地日常中感受到幸福感。」陳美伶從她的經歷、理念與實踐出發,探索如何賦能地方、融合企業資源,帶著團隊一起找到適合臺灣的地創永續發展之路。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據點擺放了許多在地團隊打造的小物,陳美伶手中拿著的小木凳椅腳是由淘汰的球棒回收再利用。(攝影/林昶廷)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據點擺放了許多在地團隊打造的小物,陳美伶手中拿著的小木凳椅腳是由淘汰的球棒回收再利用。(攝影/林昶廷)

陳美伶的地方創生之旅,始於 2017 年,「那時候我在國發會,負責管離島建設基金,因緣際會下深入認識了馬祖這塊土地。」地方與中央的豐富經驗,讓陳美伶相信,政策的設計和推動,不能只在辦公室裡進行,而是要親身到現場,才能真的接地氣、看見問題背後的真正問題。

在國發會任職期間,她成為最常深入民間拜訪的部長級官員,在馬祖,她與馬祖青年團體多次深度互動,對於離島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有個比較具體的理解,在馬祖才體驗到的特殊閩東文化,是她認為馬祖推動地方創生的核心資產之一,有了吸引人的內容,硬體的橋接才有被利用的可能。

推廣馬祖最特殊的景點「藍眼淚」同時,強化交通硬體基礎設施,如新台馬輪的啟用,陳美伶不僅改善了離島的交通困境,還為觀光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陳美伶強調:「地方的文化底蘊不僅要保存,更要讓它成為地方的名片。」這樣的理念為地方創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除了馬祖,從任內到卸任後轉為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從來沒有停過上山下海的行程。一個地方,她不只去拜訪一次,每一次拜訪,總是安排滿滿的見面,每一次見面都不只是 10 分鐘的打招呼,而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和在地人促膝長談,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細細了解。

地方創生圈對陳美伶的描述是,「一點架子都沒有,有問題請教她一通 Line 就打來了解狀況幫忙想辦法。真的像自己的媽媽一樣,有時候比我們還著急。」

這幾年,陳美伶邀請不同地方的創業家、投資人、企業大老闆,跟她一起台澎金馬四處走,帶來連結。這些連結自己發酵發展,帶來資金、帶來客戶,帶來經驗傳承,更重要的,是陳美伶最想要看到的,人與人之間跨界交流中蘊藏的善與真,而後釀造出的各種美好。

出身高階政務官,又是法律專業,陳美伶很早就觀察到,地方創生實踐中,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政分配是關鍵議題。

她指出,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對中央補助的依賴,反映出臺灣財政收入劃分的制度性問題。以臺南市為例,儘管升格為直轄市,但實質補助並未同步提升,導致地方資源分配不均。陳美伶認為,地方不應只靠補助,而要發展自有優勢資源。她提醒:「政府與地方的互動必須更為務實,地方也需要找到自身定位,而非一味追求與大城市相同的發展模式。」

退休後沒有比較清閒,陳美伶用生命在推動地方創生,是要陪地方把自身的個別特色挖掘出來,然後一次又一次的打磨,變成在地子弟能安身立命,不靠補助就能長續久安的幸福家園。

剛剛好的規模 地方創生團隊的成長之道

地方創生不僅是要讓地方經濟復甦、人口回流,大家能在家鄉或喜歡的地方安穩生活,團隊也要找到適合的發展規模,陳美伶觀察到,許多地方創生團隊在發展過程中,往往被外界用「新創 Startup 」的標準來衡量,被期待要 IPO 或走向國際,她認為這種期待並不適用於所有地方創生團隊,因為許多團隊的目標並非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希望解決家鄉問題、照顧在地居民。

陳美伶親身走訪各地,給在地團體實質上的支持與鼓勵。(圖片來源/陳美伶)
陳美伶親身走訪各地,給在地團體實質上的支持與鼓勵。(圖片來源/陳美伶)

以臺東原住民小米粽為例,以原住民手工小米粽 A Bai 為主打,「他們最主要是希望部落的媽媽能夠有工作,不要被人家認為在吃閒飯,沒有經濟自主性。」

手工生產的 A Bai 搭配文創設計,透過行銷推廣給更多人,形成穩健的商業模式,除了營利,更重要的是提升了部落媽媽們的自信心,不再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人。當生意越來越好,團隊收到了企業的邀請,希望可以大量訂購,看似一次不錯的交易,負責人卻拒絕了。

得到大訂單雖然可以大幅增加收入,卻也表示要用更多的自動化機器輔助,初心本是扶植部落媽媽的團隊,為了不破壞原有的初衷與價值,最後選擇了「剛剛好的商業規模」,而這也是陳美伶推動地方創生的重要理念。「因為你的生活需求,如果剛剛好的話,或許就是幸福指標的最高點。」她認為,每個地方團隊應該專注於解決家鄉的問題,而非盲目擴展到國際市場。這樣的思維讓團隊能在穩定成長的同時,保持核心價值不變。

文化、永續與地方創生的共鳴

地方創生基金會除了協助地創團隊找到商業模式、永續運行外,陳美伶也將心力放在媒合企業與團隊身上,「現在企業開始重視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報告,我們透過基金會平台,媒合企業與地方,讓團隊的成果納入企業的 ESG報告中,成為企業的外部利害關係人。」她認為企業不僅應該專注於減碳和公司治理,更要關注地方社區的發展。「所以我的方向是不要再做比賽,地方創生可以攜手企業打造 ESG 的新里程。」

讓地創團隊與企業相輔相成,達成雙方共贏,是陳美伶的努力的方向。(圖片來源/陳美伶)
讓地創團隊與企業相輔相成,達成雙方共贏,是陳美伶的努力的方向。(圖片來源/陳美伶)

展望未來,陳美伶強調,地方創生的核心在於「幸福指數」的提升,而非經濟數據的成長。投入地方創生多年,陳美伶認為臺灣的地方創生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各團隊應優先穩固基礎,再逐步拓展至國際市場。她相信,只要地方找到自己的特色與定位,就能在市場中立足,進而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地方品牌。

她的目標是透過基金會這個平台,讓地方團隊彼此合作,共同成長。「我們希望能夠振興地方的經濟、創造就業機會,讓人口能夠回流,下一代可以留鄉,其實這是地方創生的核心目標,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家鄉過好幸福的生活。」

每個人都能夠在喜歡的地方找到幸福的平衡點,是地方創生的終極目標。(攝影/林昶廷)
每個人都能夠在喜歡的地方找到幸福的平衡點,是地方創生的終極目標。(攝影/林昶廷)

陳美伶的地方創生之路,體現了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的共鳴。她強調,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特色。從離島的經驗出發,她的實踐讓我們看見臺灣地方創生的無限可能。正如她所言:「地方創生的核心不在於追求最大,而在於找到幸福的平衡點。」這不僅是她的信念,也是她希望帶給臺灣的未來願景,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 延伸閱讀:從沒想過失敗的瘋子型創業家 飛亞旅行社創辦人吳懷紳帶領世界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