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月到來,今年除了是台灣通過同婚的四週年外,更令同志團體欣喜的是,台灣在年初放寬了跨國同婚規範,目前除了兩岸同性伴侶外,其餘跨國伴侶皆可登記結婚。
作為至今亞洲唯一通過同婚的國家,台灣更在 5/16 修法讓同志伴侶可以無血緣共同收養,不再需要辦理離婚登記,這不僅保障了同志婚姻關係,也給予孩子更完整的保障。
「既然同志都可以結婚、收養了,還需要同遊嗎?還有什麼需求呢?」這想必是不少人的疑問。今天請到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簡稱同家會)的秘書長 —— 黎璿萍,與我們分享為同志家庭權益奮鬥的歷程,以及我們仍須努力的未竟事宜。
看見被漠視的需求,串聯起四散的同志家庭網絡
同家會前身是 2005 年成立的「台灣邊緣同志口述歷史工作小組」,當時一群對性別議題熱衷的大學生、研究生想探討同志家庭生養的可能性,也看見了同志媽媽所處的困境,因此以口述歷史方式記錄生命故事並串聯社群。
18 年前的社會框架仍侷限於二元的男女對立,擁有穩定的男女婚姻、生兒育女是人生清單上的「必勾」欄位,在這沒有性別平等教育的年代下,大眾更不會知道「同志」是什麼意思。
當時有的媽媽是雙性戀,先跟男性結了婚生小孩,離婚後和女性交往;也有的還找不到自我定位,因媒妁之言和社會壓力嫁出。這些同志媽媽因著家長身分,被迫擠壓了生命中的其他面向,更遑論替自己爭取權益,甚至會認為:「這有甚麼好被看見的,就是我的選擇。」
邊同小組看見這些同志媽媽的需求,透過口述記錄,建立起同志媽媽的支持網絡,讓她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經驗並不渺小。後來也與「女同志媽媽聯盟 MSN 社群」合作,將網絡打破地域限制擴散,建立起同志媽媽們的群體歸屬感。
媽媽們也希望藉由這樣的「環境出櫃」,讓自己的孩子了解:「媽媽過去這樣的選擇,並不是因為特立獨行,而是在傳統的社會結構下,媽媽基於性別認同糾結與掙扎,而選擇重組新的同志家庭。」孩子們得以看見其他同樣處境的孩子,而非傳統媒體對於同志族群的有色眼光及有毒標籤。
2006 年時兩個組織正式合併為現在的同家會,黎璿萍表示:「同家會是一個很務實倡議的組織,不是只是喊著平等、人權的口號。畢竟要說服社會大眾享受平等,就得讓大家知道社群所經歷的事情。」〈延伸閱讀:接納性別的多重樣貌:跳脫二元框架認識性別認同,尊重他人的自我價值〉
淺談同志無血緣共同收養倡議路程:被迫拆散的伴侶得以重圓
以往同志配偶無法共同收養無血緣子女(白話文:同志伴侶請先離婚,恢復單身才能收養),並且後續若完成婚姻登記,另一半也沒有孩子的親權,弔詭的是,如果有親權的一方離世,孩子就只能被迫出養。這不僅讓過往的同志伴侶陷入了「要嘛結婚,要嘛養小孩」的單選題,也使得服務的收出養機構社工必須尷尬地請伴侶先辦理離婚。
同家會與彩虹平權大平台、同志諮詢熱線一起,在 2021 年帶三組同志家長到法院對此提出聲請,隔年圍爸喵爸順利「挑戰成功」,成為全台第一個同志無血緣收養家庭,剩下兩組法院則是送憲法法庭,讓司法與立法同時進行。如今同志無血緣共同收養通過,「實質雙親,法律上卻被迫單親」的窘境終於突破,不僅同志家庭歡喜鼓舞,收出養機構的社工也表示:「終於不用再陪伴當事人討論什麼時候該離婚。」
但同志收養並非特權,而是給同志家庭一個與異性戀家庭同等權利的入場券,回到收養機制,還是得經由專業的社工端和法院評估其家庭狀況與經濟條件,才能順利媒合並收養。
因此同家會也努力加強第一線工作人員的性平觀,黎璿萍表示:「身為專業評估的把關者(社工、事務官),需具備足夠的性別知能,才可以去合理、平等看待同志收養的人。」在過往的社會結構上,這些第一線人士在獲得專業身分過程中,沒有性別平等相關檢核:考取執照不需要同志相關知能、培訓期也無此類教育題材。因此現在必須讓他們理解性別平等概念,才不至於在專業評估上產生偏頗。〈延伸閱讀:邁入第 20 屆!專訪臺灣同志遊行發言人:同婚專法通過後,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同志遊行?〉
同婚、同志共同收養通過,同志還有哪些未竟事宜?
同志家庭除了可透過收養來養育下一代外,許多家長也希望透過「試管嬰兒」、「代理孕母」等人工生殖措施,來擁有親生小孩。但目前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規定,只有「異性戀夫妻」可以用「妻子子宮」受孕,這項規範排除的族群不僅是同志,更有單身女性和代理孕母,導致他們必須花上百萬到國外做試管、找代理孕母,承擔起龐大的經濟成本與法律、醫療風險,才能夠擁有自己的結晶。
黎璿萍也提到,其實同家會不只會接到同志家庭的詢問,也常遇到單身女性,甚至是異性戀夫妻前訪:妻子可能基於試管失敗、超過適孕年齡、子宮健康等狀況無法產子,卻又礙於法規限制無法適用代理孕母。
但這群人卻往往更低調、不願出面發聲,因為同志本來就無法共同生育,所以能侃侃而談地尋求資源,但異性戀夫妻礙於傳統觀念,「不孕」往往被冠上汙名。承擔著家族、社會的異樣眼光的他們,自然不願意出面揭開創傷。〈延伸閱讀:台灣同志電影流變:4 部具代表性的國產同志電影,一窺多元性別電影的成長!〉
同志家庭打破、凸顯出社會對於親職的想像
體制上慢慢突破外,回到同志家庭本身,又和異性戀夫妻組成的家庭有哪些差異呢、抑或是會共同遇到哪些難關?
在「身世告知」上,同志家庭無疑地會坦然向孩子說明;但透過人工生殖、代理孕母、收養的異性戀夫妻,卻承受著社會刻板印象壓力,很難向孩子公開「身世之謎」;在「教育觀」上,黎璿萍也觀察到同志家庭特別強調「如何與孩子維持良好親子關係」,會希望跟孩子像朋友一樣,可以大方分享生命的一切,並在孩子受傷時,當他最安全的避風港。「唯有真實的理解,才能產生真切的家庭認同」黎璿萍如是說。
對於母職的神聖,也往往是同志家庭會遇到的困難,同家會常在社區的分享中,遇到民眾質疑男同志家長:「兩個男生真的顧小孩嗎?」「女兒月經來、買內衣怎麼辦?」但有趣的是,從來不會有人問女同志家長:「兒子夢遺怎麼解釋?」等問題。社會大眾都自動地假設,媽媽什麼都會,爸爸則是雙手一攤。這樣的刻板印象對單一性別的家庭來說尤其是傷害:男同志家庭常被質疑「帶不了小孩」; 女同志家庭則是要「很會帶小孩」。
同家會也因此教育大眾:「不論甚麼性別、性傾向家庭,關於性教育的知識家長都應該學,也不該只落在某一個性別家長應該教,異性戀家庭也不能把責任都丟給媽媽。」
同家會篳路藍縷走過 18 年,見證了台灣從毫不認識同志,到現在成為亞洲同志的曙光,一路上做為明燈指引著迷茫的同志家庭。
編輯也認為,當同志族群在社會底層衝撞、為生育、家庭權益站出頭突破體制框架時,在冰層以下,單身女性、異性戀不孕夫妻,這些相對居於社會性別主流的族群,其實也因著身分,背負更大的社會責任與壓力,儼然將自己鎖進了另一個「櫃子」。同志在倡議擁有「創造生命權利」的同時,不只為了延續生命的美好,或許也正幫助著深藏櫃中的族群,不被棄置於社會伏流。
主圖、部分內文圖片來源:黎璿萍 提供 /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FB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