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工作需要長時間說話,或是夢想在KTV引吭高歌,擁有一副好嗓音總能增添自信與魅力,但聲音沙啞、高音上不去、自認五音不全等困擾,卻讓許多民眾備感挫折!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引進「非侵入性嗓音評估」技術,只要大約十分鐘時間,不用忍受傳統內視鏡的不適,即可客觀分析嗓音狀況,不僅協助診斷聲音問題,更能幫助一般民眾找出最適合的歌唱音域,發掘歌唱潛力。
許多專業人士像是教師、歌手、廣播員,甚至是客服人員,都可能因長時間或不當使用聲音,導致嗓音出現問題。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醫師張智惠分享案例,一位聲樂老師李小姐(化名)因感冒後聲音持續低沉沙啞,影響教學與生活,甚至還被誤認性別,心情大受打擊,加上李小姐因咽喉敏感,更難以接受傳統鼻咽內視鏡檢查。另外,像許多熱愛聚會唱歌的民眾一樣,小和(化名)總是在KTV默默當個分母,自認歌喉不佳,對唱歌有莫名恐懼,只想找人合唱壯膽,讓歡樂場合備感壓力。張智惠醫師指出,這些情況都可能透過客觀的嗓音評估,找到癥結或改善方向。

醫師張智惠指出,每個人的聲音都是獨一無二,受先天條件、使用習慣等影響。(圖片來源/韓系美聲女醫 張智惠醫師 )
「非侵入性嗓音評估」主要透過精密儀器與軟體,分析受測者在說話及歌唱時的聲音表現。張智惠醫師解釋,評估內容包含兩大項:
- 嗓音客觀聲學分析:像聲音的「履歷健檢」,利用科學方法測量聲音的頻率(音高)、振幅(音量)、音色、是否有雜訊等物理特徵,量化嗓音品質,判斷聲音是否清晰、健康。
- 嗓音氣體動力學檢查:評估發聲時的「氣流效率」,測量氣流通過喉部的速率、聲門壓力,以及聲帶閉合的狀況,了解發聲時的能量使用與聲帶運動是否正常。
透過這些客觀數據,醫師與語言治療師能更精準判斷嗓音問題的成因,例如李老師的檢查結果,顯示出聲門閉合不全、嗓音雜訊高與音域變窄等問題,後續經過微創手術與嗓音訓練,成功找回美妙歌聲。張智惠醫師強調,雖然喉部內視鏡仍是檢查聲帶結構的首選,但對於排斥侵入性檢查或咽喉過於敏感的民眾,「非侵入性嗓音評估」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替代方案。它不只能大幅減少檢查不適感,也方便用於追蹤治療後的嗓音改善程度與穩定性。
「每個人的聲音都是獨一無二的,受先天條件、使用習慣等影響,基本頻率和音域各不相同。」張智惠醫師指出,透過嗓音評估了解自身狀況,無論是聲音沙啞需要治療,或是想唱歌卻抓不到音準,都能找到改善的契機。而這項無痛、輕鬆的評估,只需短短十分鐘,能幫助民眾了解自己的聲音特質,找出最舒適、最能發揮的音域,未來人人都有機會成為K歌之王,自信唱出屬於自己的招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