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和人互動的連結,都會是一個服務的要項。在與客人對上眼的瞬間,就是服務的開始。」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飯店總經理李家豪認為,「服務」兩字是過往人生經歷的濃縮,「沒有高調或艱深的學術派論點,每一個動作都是直接和客人互動的務實經驗!」
在成為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飯店的總經理之前,李家豪做過和飯店不同型態的職務,看過形形色色的人,逐漸累積出一套「觀察術」。最初的啟蒙是 16 歲那年在飯店端盤子,開始與餐飲業連上線。
他先是在台北福華大飯店實習端,而後至台北凱悅大飯店(今日的台北君悅酒店)的服務中心擔任實習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發派報紙、信件及包裹等,接下來到台北環亞大飯店(現今的茹曦酒店)擔任櫃檯人員。「這些都是飯店最基礎的工作,那時我也沒有想太多,反正就是實習,以後要不要走入飯店業,也還真沒太多想法。」雖然輾轉於不同飯店實習,但一路懵懵懂懂直到退伍後,心中依然沒有明確方向。
一個眼神就代表一切 服務業要能懂得客人的需求
「當兵退伍後,我不知道要幹嘛,履歷到處亂投,看看有中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有家商務型飯店找我上班,一個月薪水加獎金有快五萬元(2002 年),比當時的飯店給的還高出許多,非常吸引人,我沒多想就去上班了。」只是,現場的工作型態和之前大型飯店學習的內容,有著相當大的落差,「很多時候和客人是完全不用言語溝通的,一個眼神就代表一切!」李家豪在職場上,很快學會察言觀色的重要性。
「當時的景氣很好,住房率常常超過 100%,房間的翻轉率比想像中來得快速,人進人出,得要巧妙安排才能讓客人彼此間不會見到面。有時候,抬頭看到眼前的客人是名人,卻又得裝作很正經,快速安排入住。」當下的李家豪內心相當衝擊,「我在星級飯店實習時,看到的名人走路有風,甚至還會有粉絲來要簽名合照。怎麼到了這裡卻是一語不發,甚至開車進來後還要把車牌遮掩起來?」

當時,他與其他同事(泊車同仁)話家常,才理解自己任職的「飯店」,與先前待過的星級飯店,營運生態是截然不同,如同光和影。「同一位客人在不同人、事、時、地、物會有不同服務的需求,就連跟在他們身邊的人,有時候也不盡相同,但我們(服務人員)不能多語、不能問候、更不能有奇怪的表情出現,要快速地判斷客人的需求,提供對應的服務。」退伍後第一份和飯店相關的工作,竟是如此的奇特,令李家豪大開眼界。
在不同的工作間,累積對人的觀察與服務經驗
「這段工作經歷,無形中打開了我對服務的任督二脈,學會觀察人、學習到因應不同客人的需求而給出不同型態和方式的服務。」只是,即便這裡提供了高額的薪水,李家豪心中還是有所疑慮:「這真的是我要的工作嗎?這是我學習旅館餐飲的目標嗎?我是不是更要腳踏實地去學習星級飯店的流程?我該不該回去我以前實習的地方重新開始?」
內心的聲音與現實生活的壓力相互拉扯,最終,李家豪選擇辭去那份高薪工作,「即便思考著能如何變得不一樣,但我也真不知道要做什麼,該從何處著手?」待業期間,他坦言對未來一片茫然,連父母也難掩擔憂。
正好當時臺灣剛推行樂透彩,擁有原住民身分的他,聽見父親隨口一句:「你要不要也去抽抽看?」在一番掙扎與考慮後,他決定一試。沒想到真的抽中了彩券經營權,成了彩券行老闆,而這完全不在他的計畫之中。
「有時候老天爺會給你一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出路,這些都是磨練,開彩券行,每天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天天看長輩在這裡算牌、選數字,每一個進店的人都是客人,他們各有所需、問題也各不相同,我會想辦法解決他們的需求,我感覺自己就像是一位里長,幫里民排解問題。想想,商務飯店服務的是一群高收入的特定人士,那麼彩券行服務的又是另一個完全不同族群。」彩券行開了年餘,李家豪再次感覺遇到瓶頸,又開始丟履歷,抱持著「誰先找我,我就去」的心態,開啟另一段職涯體驗。
從細微處著眼 學習做好服務功課
李家豪提到自己從前閒暇之餘的打工,曾擔任過發牌員,雖然只是短暫的客串,卻讓他得以一窺金字塔頂端的服務場域——那是一場為頂級手錶品牌的 VIP 客群所舉辦的派對。受聘條件十分特別:「身高必須達到 180 公分,且會玩牌。」李家豪恰好符合所有標準。當晚他西裝筆挺,與一群身價不凡的貴賓共度遊戲時光。
在場的每一位客人都擁有驚人的消費力,讓他感觸頗深:「我兩小時的酬勞是 2,300 元,但他們可能在兩小時內消費了數百萬元。我該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看準這些高消費力的客人,並給予最適切的服務?」他從與這些賓客的互動中,學會如何快速掌握每一位客人的喜好和習慣。
每一次的工作,都給了李家豪學習的機會和養分,豐富多元的工作經歷,讓他被當時的力霸皇冠大飯店(現今的台北馥敦飯店南京館)所相中,但對方卻要他擔任從未接觸過的職務:飯店業務。李家豪問:「我不是舌燦蓮花的人,怎麼做業務?」面試的主管以不一樣的觀點回覆他:「忠實擔任飯店和客人之間的溝通橋樑,誠懇也是一種特色和優點。」隨後李家豪接下這份挑戰,當時景氣好,讓他的業績扶搖直上,在業界闖出知名度,更累積了被挖角的能量。
從商務旅館跨足到度假型飯店 全方位飯店經理人的養成與轉型之路

從力霸皇冠大飯店轉至台北喜來登大飯店,李家豪遇見一位願意充分授權並積極提攜的主管。在喜來登長達八年的歷練中,他一步一腳印地累積實力,逐漸被賦予更高層級的任務——參與礁溪寒沐酒店的籌備工作。
這次轉戰,讓他的職涯從熟悉的商務型飯店,首次延伸至度假型酒店領域,視野與實戰經驗都大幅拓展。「我只想證明,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飯店,我都有能力做出成績。」
在飯店業打響名號的李家豪,於寒沐酒店籌備期間,被以前合作過的主管邀請去桃園大溪笠復威斯汀度假酒店工作,他剛到大溪上班的第二天,全館住房率是 0%,如何攜手團隊挽救低迷的生意,又是一道新的挑戰。他主打家庭同遊或閨蜜之旅的概念,搭配此類客群打造全新的休閒設施及不間斷的活動,讓飯店不再只是享受硬體及環境的空間,更是創造歡樂回憶的地方。靈活且精準的行銷方式,讓飯店不斷創造營業佳績。
29 年來,從實習生到服務生;從業務到籌備者,李家豪的視野含括基層實務與決策全貌,成為貫穿前線與高層的少數人才。經驗與實務讓他深刻體會:「要當最高階的管理者,不能只求當一位好人;這或許會得罪人或傷害人,但永遠要以團隊整體的利益為出發點。」若有員工犯錯,即使內心不捨,他仍會依法開出懲處單,因為他認為,這是身為主管必須做的事。「公平是什麼?就是在業主、客人、員工之間,取其平衡。」

從「不開口也要服務到位」的商務旅館,到彩券行裡解決各式需求的「里長伯」,再到度假飯店掌握客層動向、調整策略,李家豪的每一步,都是深刻的人性觀察與現場應變。
如今的他接掌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的總經理職務,帶領團隊大步前進,並寫下連續三年業績成長的佳績。沉穩不張揚、精準卻不多語,李家豪不以高談闊論定義服務,而是用身體力行磨出一套獨到的觀察術,這樣的特質,正是他成為一位點石成金的優秀飯店總經理的最有力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