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就快到了!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小朋友的身體健康。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張嘉侃提醒,心臟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關鍵,部分問題可能在學齡期才逐漸顯現,因此應提高警覺,留意孩子日常活動中的「四大徵兆」,並透過早期篩檢,才能及早發現潛在的心臟問題。

守護孩童心臟健康,醫師提醒家長可留意四大觀察重點。(資料來源/振興醫院)
守護孩童心臟健康,醫師提醒家長可留意四大觀察重點。(資料來源/振興醫院)

張嘉侃指出,根據統計大約每一千名出生的嬰兒當中,就有 7 到 10 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成因可能與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現今醫療技術進步,許多孕婦會自費進行高層次、高解析度的3D超音波檢查,寶寶出生後也可自費進行心臟超音波篩檢。此外,學齡前兒童健檢及部分縣市提供的心電圖檢查,都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

學齡前後早期篩檢 觀察 4 重點

「孩子成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心臟雜音和心律不整。」張嘉侃強調,雖然大部分心臟雜音是良性的「功能性心雜音」,屬於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不需限制運動,「但有些孩子進入學齡期後,可能出現潛在性、具威脅性的心律不整,平時不易察覺,一旦發作卻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早期篩檢非常重要,才能適時限制孩子的運動強度與項目,避免意外。

家長該如何觀察孩子的「童心」狀況?醫師呼籲家長留意四大觀察重點,若孩子出現以下任一狀況,應盡速就醫:

  1.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活動力明顯下降,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
  2. 發紺:嘴唇、指甲或皮膚顏色呈現灰藍色,表示血液含氧量可能不足。
  3. 胸痛、胸悶、心悸:孩子主訴胸口不適,或感覺心跳過快、不規則。
  4. 暈眩、嚴重暈厥:經常頭暈目眩,甚至發生短暫失去意識。
孩童心臟問題需早期篩檢,才能適時限制孩子的運動強度與項目。(資料來源/振興醫院)
孩童心臟問題需早期篩檢,才能適時限制孩子的運動強度與項目。(資料來源/振興醫院)

胸痛「成長痛」?需由醫師判斷

至於兒童常見的胸痛,張嘉侃解釋多數與骨骼肌肉發育的「成長痛」有關,透過聽診及心電圖、胸部X光等檢查,大多能鑑別診斷,務必交由專業醫師進一步評估,排除心臟疾病的可能性。醫師強調,「並非所有心臟問題都能在嬰幼兒時期發現,有些孩子可能到了學齡期,因為體能明顯落後同儕才被注意。」家長保持關心與警覺至關重要,一旦出現上述任何不適症狀,切勿輕忽,務必立即就醫檢查,讓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