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對於個人生活、企業發展還是社會流動,「掌握趨勢」都是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裡,保持優勢的主動機制。然而,比起大量輸入國際趨勢,臺灣人更應關注是「會怎麼影響到我們」。
尤其是在 2025 年,世界正面臨大量移動、新技術漲起和地球氣候變遷這些不可止的挑戰,編輯臺認為臺灣除了作為世界經濟與科技公共的一環,島內未來趨勢也是十分重要且特殊,因此 2 月專題,我們從臺灣出發,先看 2025 年的世界趨勢,再看身為臺灣人,有哪些不可不知的島內脈動。
世界趨勢概覽
經濟重組:自由貿易版圖改變
在 2024 年,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對於貿易依賴性與供應鏈重組上進行調整。過去依賴主要是來自中國的工業製造鏈,目前正在向臺灣、印度和東南亞移動。此外,美國、歐洲也加緊國內工業相關法案,讓自己的製造能量返回本土,對於全球性的生產模式將帶來更大改變。
AI 大規模擴張:智慧科技進入新階段
AI 系統已經不再僅僅限於軟體系統,而是進一步帶動傳統產業革命,尤其是在醫療、股市營運和媒體產業上經歷了大規模改造。第一個是能夠操作複雜計算的 AI 醫療專家,這將在 2025 年讓快速診斷正式輸入實務使用。其次,金融技術將利用 AI 進行人工資產管理,簡化企業運作流程。
延伸閱讀:造福那群被遺忘的醫護人員!奇美醫院廖家德醫師推動 AI 醫療轉型,以人為本、落實「上醫醫國」理念
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擴大

天災流行,臺灣也不能跳脫影響。地球氣候不穩定,為臺灣的農業和港口海運帶來挑戰,尤其是水資源管理也將成為重要話題。不僅如此,臺灣政策方面也在討論進一步支援綠能和減碳目標,作為國際區域大趨勢的一環。
延伸閱讀:【地球觀察室】當永續成為全球風潮 隨口稱ESG,漂綠好容易?
2025年臺灣趨勢
市場與消費模式轉變
隨著薪資結構與生活成本的變化,臺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逐漸轉向更精緻與個性化的選擇。例如短效流量、客製化商品以及無人商店的興起,使得零售市場進入新時代。此外,電商與實體門市的混合經營模式正在成為主流,品牌需要適應更靈活的市場行銷策略。
延伸閱讀:【凱爺專欄】品牌行銷課程五大要點!跳脫紅海市場,解析品牌行銷關鍵
高齡化社會與長照產業發展
臺灣正在邁向超高齡社會,政府的長照政策、醫療體系與高齡科技產品的需求大幅提升。智慧醫療與遠距健康監控成為趨勢,企業也開始關注銀髮族市場,推出符合高齡需求的金融、健康與娛樂產品。這不僅影響醫療與照護產業,也將帶動相關的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與半導體產業優勢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依然保持全球領先地位,而在 2025 年,台積電等科技龍頭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臺灣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角色。此外,5G 與人工智慧應用持續深化,帶動更多科技創新的機會,臺灣企業在智能製造、AI 運算與綠能科技等領域將獲得更多發展契機。
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
環保意識的提升使得臺灣的產業與政府在永續發展方面持續努力,從碳排放管理到再生能源建設,企業需要適應新的環保法規與市場需求。綠色消費、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投資以及綠能科技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企業若能提前布局,將能在未來市場佔得先機。
延伸閱讀:犀牛盾十年磨一劍!共同創辦人王靖夫的永續旅程:2024 推出單一材料「CircularNext 系列」 循環夢想玩真的
地方創生與城鄉發展
地方創生近年來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旨在透過發掘地方特色、吸引年輕人口回流,並推動產業升級來改善城鄉差距。政府與民間積極合作,透過企業返鄉投資、科技導入、部會資源整合等方式,為地方帶來新機會。
延伸閱讀:打造臺灣地方創生之路 陳美伶:文化與永續為基石,走進在地幸福生活
延伸閱讀:從生活到國際,為花蓮定義新世代觀光 將軍府 1936 主理人任聿新:花蓮可以是國際大城
延伸閱讀:得到的傷痕都是戰士的勳章 豆油伯李明芳:幸好我沒有放棄自己
影視趨勢:數位創新與市場競爭變革

臺灣影視產業正迎來新一波轉型浪潮,隨著串流平臺的崛起、在地內容的國際化發展,以及觀眾觀影習慣的變遷,影視製作模式與市場競爭格局都在快速演變。電影市場與串流平臺正處於競合關係,觀眾對高品質原創內容的需求提升,使得臺劇與國際合作成為產業發展重點。AI與虛擬製片技術的應用已逐步進入臺灣影視產業,例如亞洲大學資訊傳播系引進AI虛擬製片系統,提升影視創作效能,且部分影視公司已將AI技術應用於劇本創作、影像剪輯與數位演員技術,顯示出科技正在改變影視製作方式,帶動全新的內容創作與消費模式。
身心照護需求增加:心理健康與數位療法興起
臺灣社會面臨高壓環境與生活節奏加快,身心健康議題逐漸受到重視。隨著焦慮、憂鬱與壓力相關疾病的比例上升,心理健康照護需求大幅增加。企業開始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數位健康與科技輔助療法崛起,例如 AI 心理諮商、情緒追蹤應用及遠距心理健康服務,成為未來趨勢。
2025 年將是臺灣在全球經濟與科技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一年。透過掌握國際趨勢的變化,臺灣不僅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等領域站穩腳步,也能調整國內政策與產業發展,以因應市場變遷。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密切關注這些變革,才能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找到新的機會與競爭優勢。
◆二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