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課題,而臺灣的高齡化速度更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快速。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預測,臺灣將在 2025 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20%),這將對經濟、社會結構、醫療體系與勞動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9034現象」的出現,讓臺灣的家庭結構與長照需求發生劇烈變化,使得如何妥善應對高齡社會挑戰成為迫切議題。

何謂「9034 現象」?

「9034」現象是指以生育率來推估,1990 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八年級世代),恐怕將有 三成沒子女(包括不婚或已婚不生),四成沒有孫子女。而這場缺子少孫風潮,將沒了養兒重擔,使人們的價值觀有所改變,無怪乎近幾年人們的生活哲學也越來越趨向「及時行樂」。

9034現象帶來的影響十分深遠。隨著生育率下降,傳統家庭支持系統可能逐漸弱化,未來對長者照護解決方案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此外,消費行為也朝向追求個人滿足與體驗轉變,而非傳統以家庭為核心的支出模式。這些趨勢將持續塑造台灣未來的社會樣貌與經濟機會,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

延伸閱讀:「9034」現象帶來的 3 種趨勢,及時行樂的生活哲學

長照產業的變革與挑戰

  • 長照服務需求提升:隨著臺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長照機構、日間照護中心、社區照護網絡的需求大幅成長。
  • 智慧醫療與遠距照護:透過物聯網(IoT)、AI 診斷與智慧健康監測設備,讓長者能夠在家中接受遠端醫療服務,減少醫療資源壓力。

延伸閱讀:當老到來,你我何以為安?康舒雅筆下的偏鄉高齡關懷書寫

  • 長照人力短缺問題:隨著長者人口增加,長照人力需求大增,但年輕世代不願投入長照產業,導致人手嚴重不足。
  • 政府長照政策的演進:長照 2.0 計畫的持續發展,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擴大服務範圍,成為未來政策的重點。

延伸閱讀 :實際走訪護理之家,原來長照可以這樣做!看見高齡生活的新改變

高齡就業與銀髮經濟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 退休延後與高齡就業:臺灣正面臨「老而不能退」的問題,許多 65 歲以上的長者仍需工作來維持生計,如何創造適合銀髮族的職場環境成為關鍵。
  • 銀髮經濟的崛起:醫療、保健、旅遊、健康食品等產業將受惠於高齡市場的擴大,成為未來經濟成長的新動能。
  • 世代共融職場的建立:企業需調整工作環境,使高齡者能夠繼續貢獻勞動力,同時促進跨世代合作,避免年齡歧視。

臺灣的高齡化已是不可逆趨勢,政府與社會必須共同調適,包括:建立更完善的長照體系,以減輕家庭照護負擔;推動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讓長者可以自主維持健康;發展銀髮經濟,為高齡者創造更多生活與就業機會;調整家庭與職場結構,讓世代得以共好。

2025 年將是臺灣應對高齡化挑戰的關鍵時刻,唯有透過創新政策與社會合作,才能讓高齡社會轉化為新的發展機遇,而非社會危機。

◆二月專題

2025年臺灣人必知關鍵趨勢:高齡化、科技、影視、地方創生、身心議題,全面解析全球與本土變局

2025年影視脈動,你的閱聽習慣決定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