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餐廳的駐唱歌手、基努‧李維訪臺時的臨時司機、電視臺的百萬業務員、行銷整合公司的創辦人、Podcast 節目主持人、暢銷作家,這些名稱擺在「傑思‧愛德威媒體」創辦人暨執行長楊佳燊(Jason)的身上都適用,但他仍謙虛的說:「我們不必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我們要的是無愧於心,要的是 Real。」

楊佳燊有著瀟灑的外貌、爽朗的笑聲、態度熱切誠懇,一見面便能侃侃而談,言談間,時常帶著感恩的語氣說自己是幸運的,這份幸運不只是事業遭逢低潮時,總能屢屢化險為夷,更是天生的性格,讓他懂得以正向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年輕的楊佳燊在 TVBS 擔任業務,年輕肯衝的性格,讓他的業績長紅,卻在 30 歲生日那天,做出轉換跑道的重大決定。(圖片來源/楊佳燊)
年輕的楊佳燊在 TVBS 擔任業務,年輕肯衝的性格,讓他的業績長紅,卻在 30 歲生日那天,做出轉換跑道的重大決定。(圖片來源/楊佳燊)

曾在民歌餐廳擔任駐唱歌手的楊佳燊,因緣際會下踏入 TVBS 大家庭,專門負責唱片方面的業務,年輕肯衝的性格,碰上唱片業蓬勃發展的時代,第一年的年薪便超過三百萬元。但他並不以此自滿,30 歲生日那天,覺得自己除了是很會賺錢的業務員外,還能有怎樣的發展?

「Follow your heart 跟隨你的心」是楊佳燊一貫的生活態度,即使尚未找到下個工作,仍在生日隔天毅然決然辭去高薪工作。當時的他想要成為一名具有管理統御能力的領導者,特地報名卡內基課程,希望能透過學習,重新激化對工作的熱情。而在一次與朋友的促膝長談後,楊佳燊有了創業的想法,「傑思整合行銷公司」於焉誕生。

把話說透 把愛給夠

從業務員變成掌控一間公司的老闆,楊佳燊即刻面臨到兩個重要的課題,第一個課題是:如何當老闆。業務員出身的他,期許自己當上老闆後,能夠給予業務同仁更多的支持。「但同理心的過與不及都不對。」楊佳燊談到他剛當老闆時,過於在乎員工的心情,反而沒有辦法明快地做出決策。「我們永遠都覺得自己給得還不夠,甚至很想多給一點,有些話就不敢說太透,怕傷到人。」

就讀政大企家班時,商學院教授李瑞華的一句找主管要找「成熟的成年人」點 醒了他。所謂的「成熟的成年人」,可以用「把話說透,把愛給夠」這八個字總結:職場上,理性且開誠布公的點出問題,讓工作推動的更順利。面對員工時,給予全力支持,才能讓彼此共同成長。

不要預設立場才能創造更多機會

與無名小站的合作,讓成立不久的傑思整合行銷公司創下年營業額破億的亮眼成績。(圖片來源/楊佳燊)
與無名小站的合作,讓成立不久的傑思整合行銷公司創下年營業額破億的亮眼成績。(圖片來源/楊佳燊)

第二個課題是:如何面對挫折。傑思成立不久即獲得與無名小站合作的機會。「我以前賣電視廣告,那我現在有沒有可能試著賣網路廣告?我就只是動了不要預設立場的念頭,便開啟和無名小站合作的契機。」楊佳燊一開始並不貪求無名小站給他獨家代理權,而是從熟悉的娛樂產業做起,「先求有,再求穩,再求好!」楊佳燊認為人與人的合作著重於信任,信任不是隨口說說就能得到,而是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對方看見你的誠意和實力。

與無名小站的合作,傑思創下破億年營業額的亮眼成績,然而花無百日紅,2006 年 12 月「Yahoo!奇摩」成功併購無名小站,導致傑思面臨營運以來的第一個危機。隔年的《經濟日報》甚至在報紙頭版寫上聳動的「傑思一年一億元廣告飛了!」標題。

楊佳燊自我解嘲地說:「看到報導時,我想的是我何德何能啊,這麼大的標題,一般會寫傑思整合行銷、傑思媒體、傑思數位行銷等,但它就寫『傑思』兩字,一個成立不到兩年的公司,居然可以上頭版,代表一億元飛了這件事情讓《經濟日報》覺得很重要。」

以感恩的心看待生活裡的挫折

每當事業遭遇挫折,楊佳燊不讓自己陷入低潮的情緒中,為了挽救下滑的業績,並給予員工生活的保障,他埋頭衝刺,無暇自怨自哀。「過去的風風雨雨,都是為了造就現在的你,獲得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楊佳燊以「感恩」的心,看待生活賦予他的挑戰。

傑思往年的春酒只會邀請同仁一起同樂,公司成立 20 週年之際,楊佳燊決定擴大舉辦,廣邀這 20 年來幫助過傑思的夥伴和家人們。楊佳燊說:「我一路上獲得許多幫助,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感恩』這兩個字更能夠代表我對所有人事物的感謝。」

面對競爭激烈、爾虞我詐的商場,該如何秉持一貫的直率態度與人交往?楊佳燊說自己的性格外向,對人少有防備,雖然很容易交到朋友,但也容易被他人的誤解或算計所傷害。

「或許從現在開始,不要那麼輕易的相信別人?」楊佳燊曾經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獨自坐在辦公室裡問自己這個問題。但同時間,腦海中有另一個聲音反問他:「你確定要這樣做嗎?」

他認為,為了防備他人的不真誠而改變自己,並不會獲得快樂,反而會因為壓抑而變得扭曲痛苦。楊佳燊在一張紙上寫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十個字做為勉勵,「真實做我自己,無愧於心。相信久了,別人一定會認識真正的你。」

當一個真誠的人 才是最理想的自己

楊佳燊(右)與讀者們分享創作《真誠 Be real not perfect》的心路歷程。(圖片來源/楊佳燊)
楊佳燊(右)與讀者們分享創作《真誠 Be real not perfect》的心路歷程。(圖片來源/楊佳燊)

2024 年,楊佳燊在《商業周刊》創辦人何飛鵬先生的鼓勵下,出版自傳書《真誠 Be real not perfect》(後簡稱《真誠》),細數他一路走來,或風光或挫敗的生活經歷。楊佳燊回憶收到何社長寄來的邀稿訊息時,一方面感到受寵若驚,一方面也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出書。當時何社長告訴他:「每一個人這輩子都值得為自己出一本書。」改變了他的想法,不過楊佳燊也向何社長提出一個但書:「如果寫出來的內容無法打動我自己,那麼我寧願不出書。」

一年多前,楊佳燊在他的左手臂刺上一句英文「Be real not perfect」當作座右銘。這句英文後來變成書名的一部分,「事實上,Be real not perfect 才是我心裡真正重要的主標!」對他來說,寫出真實且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比寫出一本經歷看起來厲害的書更為重要。「Be real not perfect」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即便這樣的自己在他人眼中並不完美。

楊佳燊表示,《真誠》印刷前,他特地要求出版社不要在書中出現「金句」粗體字,「我把書中的重點標示全數取消掉,我要讓讀者自己去找重點!」楊佳燊期待《真誠》能變成一顆種子,埋在讀者的心田,當他們在職場或是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能夠憶起書中的某句話或某段內容而衍生出新的力量,「我覺得我們就是在為這個世界、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心力。」

打群架、建階梯 傳承與創造共好的未來

職場上,楊佳燊一直很喜歡「打群架」的團體合作模式,而非單打獨鬥,這與他在人際關係上隨時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謀而合。「創新跟新創不一樣,新創是從無到有,創新指的是每個人各有強項,彼此合作,成功的機率也相對的高很多。」

「打群架」靠的是什麼?除了各自專業的技能或是拓寬人脈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要有信任(真誠),才能攜手茁壯。就像 13 年前,日本愛德威(ADWAYS INC.)集團有意進軍臺灣市場,楊佳燊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回與日方溝通,坦然直率的態度,慢慢建立起日方對傑思的信任,最後成為日本愛德威注資的夥伴,雙方合作至今。

《真誠》出版後,在暢銷書榜上獲得出色的成績,讓楊佳燊得以「破圈(打破同溫層)」,認識到更多的朋友。近日,在與一名朋友的聊天中,朋友提出「階梯」概念,令楊佳燊大受感動,並說這是他目前最想做也正在做的事。

楊佳燊在他的左手臂刺上 Be real not perfect 當作人生座右銘。(攝影/連國鼎)
楊佳燊在他的左手臂刺上 Be real not perfect 當作人生座右銘。(攝影/連國鼎)

無論是四年前開始錄製的 Podcast 節目《Jason 好好聊》,或是出版自傳,都像是在搭建一座「階梯」,將累積多年的寶貴經驗傳承給下一代,希望能對年輕後輩產生正向的影響。楊佳燊期待讀到《真誠》的朋友,以及聽了《Jason 好好聊》節目的聽眾,能從中獲得啟發並接手將階梯搭建下去,讓更多人走在正確的路上。

回望過去,傑思在 20 年前順著網路時代的大浪前進,收穫豐富;展望未來,楊佳燊說:「AI 將是下個世代主流,我希望傑思‧愛德威能夠融合新舊時代的優勢,帶給客戶更好的服務,讓 AI 成為公司新的護城河。」而剛滿五十知天命年紀的他,也期許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以前忙於工作,給自己的時間太少,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旅遊的機會,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更 Chill 的過生活。」就像他在《真誠》書末寫的結語。

「如果說 50 歲前的我是為目標全力奔跑,那 50 歲後的我更願意一邊前行,一邊細細感受腳下的每一步。」

◆延伸閱讀:從娛樂圈輾轉教育體現!天生機會主義者倪重華 在主流價值創造新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