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聽過「9034」現象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工研院產經研究中心(IEK)、中華經濟研究院及台灣經濟研究院等四大智庫在 2015 年聯合發表的《2025 台灣大未來:從世界趨勢看見台灣機會》一書中提出的 2025 年八個全球趨勢,便有談論到此現象。

「9034」現象是指以生育率來推估,1990 年以後出生的女性(八年級世代),恐怕將有 三成沒子女(包括不婚或已婚不生),四成沒有孫子女。而這場缺子少孫風潮,將沒了養兒重擔,使人們的價值觀有所改變,無怪乎近幾年人們的生活哲學也越來越趨向「及時行樂」。

趨勢 1│毛小孩經濟,來自汪喵星球的家人

圖片來源/pexels@Snapwire
圖片來源/pexels@Snapwire

走在路上,常常會誤以為人們推著的是嬰兒車,結果定晴一看,才發現推車上的是寵物而非嬰兒;又或是被人抱著的狗狗,打扮地漂漂亮亮,還聞得到些許香味;甚至也有許多人像記錄小孩成長般地創建毛小孩社群帳號,分享與牠們的生活點滴。

這幾年臺灣少子高齡化的問題屢被提起,而在此社會趨勢發展下,老人也將迎來自養時代。現代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婚不生,因為「9034」現象,不少人把對子女的重心轉移到寵物身上,把這些汪喵星球來的毛小孩視如己出般呵護、照顧,也因為牠們的陪伴,生活不再寂寞無聊。

人們對於寵物的花錢不手軟,而使毛小孩經濟蓬勃發展,也延伸出許多工作機會如寵物保險、寵物美容、寵物醫療、寵物國旅、寵物臨終送行,甚至寵物溝通等。而據內政部與農委會統計推估,若毛孩數量以 10% 成長,到了 2040 年,寵物市場年產值將達 580 億元,是臺灣下個兆元產業。

趨勢 2│「舒活」術,把錢變成喜歡的樣子

圖片來源/pexels@Andrea Piacquadio
圖片來源/pexels@Andrea Piacquadio

在 TikTok 掀起熱烈討論的「舒活」(softliving),不同於先前的「安靜離職」模式那般消極,而是積極主動地平衡生活與工作,不再過度努力把存退休金視為主要目標,更注重當下生活與個人成長。這樣的趨勢在後疫情時代又更加顯化。

舒活可說是奮鬥文化與安靜離職的折衷之道,不因過度競爭而焦慮,也不全然放棄生活品質和逃避壓力,而是盡可能將工作壓力最小化、生活快樂最大化。不過,舒活也有分派別,有些人著重物質上的享受,如吃高檔美食、度假,以及購買奢侈品等;又有的人是則是往心靈層面尋求自我價值,像學習新事物、健身運動等。

趨勢 3│「推活」潮,年輕世代的心靈居所

圖片來源/pexels@Vishnu R Nair
圖片來源/pexels@Vishnu R Nair

日劇、宅文化、偶像文化等,九○年代的日本文化在臺灣蔚為風行,許多人都曾是追星一族,而這樣的方式演變成今日的「推活」(推し活,oshikatsu)。推活是 2021 年的日本新語流行語之一,意思是支持某人或某事的行為,像是日本知名動漫《我推的孩子》、漫改日劇《大叔喜歡可愛小玩意》等都是運用此題材。

現在滿街都可見人們在包包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玩偶,甚至還有些是把自己喜愛的東西(如偶像周邊、扭蛋、小型玩偶)一起放入透明小包中,再掛起來。此外,也有許多與圖像 IP 聯名的商品,像是各家便利商店就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療癒小物。對於這樣的趨勢,日本文藝評論家三宅香帆在某次採訪就提到,疫情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推活則成為年輕世代的心靈居所,更是他們展現自我認同的重要方式。

主圖來源/pexels@Andre Furtado

延伸閱讀:實際走訪護理之家,原來長照可以這樣做!看見高齡生活的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