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山就在那裡。」傳奇登山家馬洛里(George Mallory)所留下的經典名言流傳至今。走進山林,有些人是想在過程中更貼近自我,也有人是想親近大自然,理由千萬,甚至「沒有為什麼」,只是想去就去了。

「人為什麼要登山呢?」同樣的問題也縈繞在日劇《下山吃飯》主角板木峰子(志田未來 飾)的腦海中。不擅社交的她,認為登山不過是保持身體健康的一種方式,而遠離都市喧囂、進行自我對話或是踏上山頂一望無垠美景等都不是目的。其實比起爬到山頂,她更在意的是在下山後,找一家想吃的店,用美食好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藏在「下山吃飯」中的生活樂趣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低山登山」是挑戰海拔不足一千米的山,不論是登山初學者或老手都可當天往返,不但能消耗熱量,也不會過於疲累,難怪會成為近幾年盛行的登山方式。

而改編自登山嚮導兼自由撰稿人西野淑子的隨筆《関東周辺 美味し愛しの下山メシ》的《下山吃飯》便以此為出發點,不僅僅承襲了一個人吃飯系列慣有的療癒美食,也添了些許新意。短短八集,每集登上不同的山、品嘗不一樣的美味,也遇見各式各樣的人,再簡單不過的劇情模式,配上溫暖色調的畫面;還有重中之中的食物特寫,在峰子一口一口幸福到不行的時刻,同時也讓人感到治癒。

對於喜愛美食的吃貨而言,斷不能總是吃自己習慣的品項,有時也要嘗試從未試過的新事物,就如同峰子在店員的推薦中,在沒吃過的菜品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美味。而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大多安於現狀,不太會去嘗試新的事物,若是有機會,可以提起勇氣,多去試試不同的東西,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

「在這個世界上最喜歡的事,就是在山頂上吃飯糰了。」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你有想過自己最喜歡的事是什麼嗎?對峰子來說,下山後找一家店,然後全心投入在享用美食之中,就是她最幸福的時候;而這些美食並不是多麼的高級,雖然簡單平價如炒飯、餃子這般,卻點亮了她的生活。

不過一個插畫出版機會,卻險些毀了峰子的幸福。為了使插畫集能更加豐富,她忙於用手機記錄一切,也開始過於思考要找哪個美食店家才好,完全忘了自己是想要享受「下山飯」而登山。失去初心,我想是進入社會後,人們多多少少會遇到的難關,當急於追求某些事物時,同時也失去些什麼,最後連能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也都不記得了。有時「幸福」不一定是要擁有什麼,如同《愛一直閃亮》這首歌中的「一碗熱湯/紅了眼眶」,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東西,便足以熨貼我們的心。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圖片來源/《下山吃飯》劇照

《下山吃飯》用美食治癒我們的同時,也提醒著我們「要記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只有這樣,才能在我們遇到生活困境時,找到繼續前行的動力。

◆延伸閱讀「愛,該用什麼衡量?」泰國催淚電影《金孫爆富攻略》:淚而不語的回答,說盡了所有的愛

主圖來源/《下山吃飯》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