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垣破壁、硝煙瀰漫,隨處可見無家可歸的百姓,這是大家對戰爭的印象,身在安逸的臺灣,這些畫面彷彿只存在於新聞或教科書裡,是如此地遙遠。但是有一名記者,卻親自穿梭其中,目睹戰爭帶來的殘酷與亂象,並如實記述,他是戰地記者——彭光偉。
現為三立電視臺的節目《消失的國界》資深記者的彭光偉,帶著新聞人的使命與專業,把在戰地的所見所聞,用自己的力量傳遞出去。「記者最重要的是把真相帶回去。」彭光偉一針見血地點出身為記者最重要的工作,大家對戰地記者的印象總是「勇敢」、「光榮」的象徵,好像前往戰地就是要「赴死」一樣。
彭光偉坦言,身為記者,對死亡的恐懼並非不存在。每次出發前,他都會細心準備,確保安全。這份謹慎,既出於人性,也來自他的堅定信念:為了將真相帶回,必須珍惜生命。
同理心的力量:報導背後的人性深度
從小,國際新聞的挑戰性與記者四處奔波的身影深深吸引了彭光偉。只是命運開了個小玩笑,聯考那年,他未能如願進入政大新聞系,反而誤打誤撞進了特教系。這段意外的學習旅程,卻成為他日後記者生涯中最重要的養分。
「在特教系,我學到了耐性和同理心。」彭光偉回憶道。與特殊需求學生相處,必須用心觀察他們的情緒與反應,這也讓他在面對未來採訪時,懂得站在受訪者角度思考,透過更有溫度的提問,讓受訪者願意打開心扉。特教經驗培養出來的耐性與觀察力,幫助他不急於追求煽情,而是更深入地探討事件背後的人性與故事,也幫助他去應對戰地那種充滿變數的場域。
彭光偉舉例,在戰地中失去家人的百姓很多,比起問「你有多難過」,更要引導他去陳述發生的事情,從受訪者的字裡行間,自然能感受到那份無法言說的沉痛。這不僅能獲取到想要的資訊,更能顧及受訪者的心理狀態。
而彭光偉又為何踏上戰地?一開始跑政治線的他,認為每天的工作模式很類似,國內的採訪空間也有限,在看到國際線有一個機會時,彭光偉毅然抓住,「出國採訪的挑戰真的很高,第一個是到你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再來是會有各種突發狀況,受訪者臨時爽約、找不到人,需要緊急再生另一條題目,這就是考驗記者在過程中的應變能力。」
彭光偉很享受這些挑戰,也在過程中看到許多如 ISIS(伊斯蘭國)、敘利亞內戰等等國際媒體的主流新聞,讓他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有機會到這些地方採訪,加上臺灣較少有第一手媒體報導戰地新聞,這些念想帶著彭光偉逐步走向了戰地。
不長眼的槍彈 前線的驚險與人性
彭光偉踏入戰地記者領域的第一步,始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現場。他與嚮導駕車進入西岸城市,面臨以色列士兵嚴格檢查,第一次感受到戰爭地區的緊張氛圍。「當士兵手握槍械走來時,心裡真的很怕,但記者的責任讓我堅持下去。」他回憶道。
也因為戰地充滿了變數,所以彭光偉對嚮導的要求特別小心謹慎,「沒有找到當地人,我們是不會輕易出發的。」可以信任的嚮導需要具備經驗、背景與人脈,不僅要確保採訪團隊的安全,也要協助與當地人的翻譯和溝通。
不過再多準備也會出現狀況,彭光偉在葉門曾經面臨嚮導無法陪同的困境。他提到,由於南北部地區的分裂,當地的嚮導無法跨越彼此的管轄區域,導致出現 18 個小時的空白期,於是他和攝影師只能獨自面對這段危險的路程。
在這段時間裡,必須時時保持警覺,注意周遭的狀況,彭光偉提到最重要的是「觀察身邊的人是否友善」。幸運的是,他們當時搭乘的巴士上乘客相對友善,儘管言語不通,這些乘客仍然透過簡單的英文單字與比手畫腳,幫助他們在檢查哨順利通行。
最驚險的經歷,發生於伊拉克。當地街頭爆炸頻繁,炸彈聲震撼如「杜比音效」,讓彭光偉至今記憶猶新。「爆炸聲由遠而近,彷彿環繞耳邊,像極電影場景,但這是真實。」他描述當地人的恐懼與無奈,並提到如何保持警惕,避免誤踩危險地區。戰地中隨時可能面臨生死一瞬,這種高壓環境讓他更加體會生命的脆弱。
在戰爭中的生命彷彿輕如羽毛,隨時就能被一顆不長眼的炸彈所奪走。還有葉門因為戰亂產生的飢荒問題,彭光偉感嘆,戰地的種種苦難不僅是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故事。
保護真相的執著 記者的專業素養與中立原則
作為一名資深戰地記者,彭光偉始終秉持著「保持中立」的原則。「沒有絕對的中立,但我們可以透過多方採訪,減少偏見。」他解釋,採訪過程中,他會盡可能接觸不同立場的受訪者,例如在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時,彭光偉會同時訪問支持以色列政府的人和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平民。他認為,記錄每一方的聲音,才能讓觀眾更完整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脈絡,而不是只呈現單一觀點,呈現事件的多面性。
採訪塔利班時,彭光偉也會放下西方主流媒體的觀點,去理解其行為背後的動機和背景,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彭光偉感受到「溝通」是有可能的,不像某些極端組織(如 ISIS),他們仍願意接受對話。「戰爭、衝突的背後,往往牽涉到複雜的歷史與政治因素,不能只看表面。」他認為,作為記者的責任是要深入了解雙方立場,去挖掘衝突的根源。
雖然其他國家的媒體會因為自身背景的不同,而放大某一方的立場,但「保護真相」,是彭光偉身為記者所堅持的道德責任,他會試圖在不同角度中找出平衡點,呈現更全面的真相。
而戰地報導的另一個使命是喚起閱聽者的同理心。「例如烏克蘭與臺灣的處境類似,這種投射作用讓臺灣民眾更關注烏克蘭戰爭。」他希望透過真實的故事,讓閱聽者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苦難,進而產生關懷與共鳴。
沒有和平的那一天 持續燃燒的「新聞魂」
在一次次的戰地經歷中,彭光偉的「新聞魂」始終燃燒不滅。他笑言,戰爭一旦爆發,記者的腎上腺素會瞬間飆升,驅使他想要第一時間抵達現場。但彭光偉也強調,記者的工作就是要把資訊傳遞出去,所以安全永遠是首要考量。
面對戰地帶來的心理衝擊,彭光偉表示,對生活不會產生太大影響,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在採訪現場,「即使看到最殘酷的現場,也不能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真相帶回來。」
彭光偉也將他多年來的戰地經驗出版成冊,推出《直到沒有戰火的那一天》一書,期望透過文字讓更多人理解戰爭的本質與人性的掙扎,「我報導、記錄這些故事,只是讓大家知道,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人正在經歷這些事情。」彭光偉認為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事件的真相傳遞給閱聽者,給大眾「知」的權利。
彭光偉坦言,只要人在,衝突就會繼續存在,自己悲觀地認為沒有戰火的那一天不會到來,但他期望透過各種方式,去預防、降低傷害,和平的到來也許遙不可及,但追求和平的努力卻不能停止。
「沒有和平的那一天,新聞的角色就是要讓人們看到世界真實的樣貌。」彭光偉會繼續報導真相,這就是記者的使命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