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一個在農民心中深具代表性的名字,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獲得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職業生涯涵蓋學界與政界,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第一屆農業部部長,卸任後回歸學界,擔任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出身屏東務農家庭的陳吉仲,從小便需要幫忙家中農務,深刻體會農民的辛勞與看天吃飯的困境。他印象很深刻,「我小時候最討厭假日,因為得幫忙家中農事,平常上學有理由逃避,可是當時也不得不幫忙,因為你不做,就是父母親去做。」
也因為這些經歷使他了解農民的不容易,並立志改善農業環境。他曾在臺大農經系就學期間,到南投中寮進行農村服務,發現當時農民最大的願望,其實並非賺大錢,而是希望下一代能脫離農村生活。這讓他更加堅定改善農民工作環境、提升收入的決心,希望農民的下一代不再視務農為畏途。
靠專業和對土地的信念扎根臺灣
為此,在他擔任農委會主委和農業部部長期間,進行了多項政策的推動,如 2018 年的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政策,讓全國近 160 萬學童都能享用在地農產品,同時也讓農民直接受益,除了對接雙方需求,也結合食農教育,讓學童了解食物來源,並增進對農業的認識。
除此之外,2020 年農田水利會升格為公務機關,陳吉仲認為,水資源是農業永續發展的關鍵,臺灣有許多農田缺乏灌溉水源。過去農田水利會由會長選舉產生,並非公務機關,導致灌溉資源分配不均。他主導推動農田水利會升格為公務機關,擴大灌溉服務範圍,讓更多農民受惠。
在職期間陳吉仲也不斷在提升農業基礎建設、農民福利制度上努力,像是改善屠宰場、漁港等設施,推動冷鍊系統建置等等,讓農產品更有推向國際的競爭力,造福農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質。
面對負面攻擊 只求對得起真相
陳吉仲的個性務實、誠懇,面對批評始終保持冷靜、從容的態度,實事求是的精神,體現在他的處世哲學,他提到,雖然在政策推動過程中會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攻擊和質疑,但他堅持只要對農漁民有幫助的政策,就該推動,不會因批評而退縮。「我覺得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必須基於專業和事實,而不是因為批評而改變初衷。」他相信專業性和真實性是應對批評最有力的武器。
然而人心是肉做的,看到那麼多負面的聲浪,真的能不受影響嗎?陳吉仲認為,家人的支持是他從政過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因為就職期間,家人們並未受到外界批評的影響,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工作,陳吉仲笑著分享:「我媽媽和岳母去市場,有時還會被送菜。」
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善意的能量,讓他更能專注於推進對農民有利的政策。他也強調,如果家人的生活因為他的從政經歷而受到負面影響,他會選擇放棄從政,因為他不能讓家人承受這些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陳吉仲在訪談中多次強調「正向能量」的重要性,他認為只要專注於做對的事情就能抵擋外界的批評和壓力。而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是他正向能量的重要來源。
卸任後從修佛體悟因緣果報
被問及卸任後的生活,除了重返教職外,還有其他的休閒嗎?陳吉仲提及自己開始學習佛法,並對因緣果報產生深刻感觸。他認為過去在農委會期間,他以正向角度推動政策、幫助農漁民,這些善因加上小英總統和歷任院長的授權,讓他得以完成許多事情,結出善果實。
卸任後的他,甚至比在職時還要忙碌,常常收到地方農、漁會的邀請,還有許多國內外農務組織的諮詢,只要時間和力氣允許,熱心助人的他,總是不遺餘力,「我認為正面的作為會帶來正面的結果,而負面的行為也終將自食惡果。我相信因緣果報,並以此作為我的行為準則。」
回歸學界 教育與傳承的雙向交流
陳吉仲回到中興大學擔任教授,教學與研究並行,他將自己的從政經驗融入教學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聯。他以農產品市場為例,過去的理論認為農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價格由眾多農民和消費者共同決定,但陳吉仲根據自身經驗指出,臺灣許多農產品市場實際上由少數通路商掌控,例如洋蔥、紅豆、花生和蒜頭等。他會在課堂上講解理論後,再結合自身經驗,讓學生了解實際情況,並引導他們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陳吉仲也會分享他在農業部門推動政策的經驗,他認為將實務經驗融入教學,能讓學生對理論有更深刻的印象,並更加了解實際情況,有助於他們未來解決農業相關問題。
此外,學生也提供了不少新知給陳吉仲,例如運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收集和整理文獻。「我覺得教學相長就是這樣,老師並非總是『最厲害』,學生也擁有自身經驗和知識,可以互相學習和進步。」
透過這種教學方式,陳吉仲希望能夠培養出具備實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未來的農業政策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他期望這些學生能夠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為臺灣農業和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無愧於心 造福眾生的堅持
一生懸命為農發聲的陳吉仲,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無愧於心、對的事情就要實事求是,並努力達成,這樣的他認為自己之所以可以走那麼遠的路,全因大家的信任,「政治那麼複雜,你看我講話就知道,我不太會處理這類的事,只有讓自己做好準備,機會來時就全力以赴。」
他希望將下半輩子投入為眾生創造更好的「淨土」,並將其解釋為類似經濟學中提升社會福利的目標,堅持初衷,只要是對社會有幫助的正面事情,他都樂意去做,繼續往造福大眾的路上邁進。
◆ 延伸閱讀:人生的迷惘徬徨在山林裡得到解答 登山嚮導魯蓓蓓投入山的懷抱
主圖攝影:涂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