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蘭街頭,一位歐巴桑看著游安順說:「大明星喔,你的戲我有看,演得真好!」在菜市場一角,一位媽媽級粉絲拉著游安順的手,「《牛車來去》我看了兩次,真好看,目前電視又在重播。」

坊間路人的觀後感,游安順聽在耳裡,是開心的、也喜悅。他一身短褲、穿拖鞋,在傳統市場買早點,生活中的他面對觀眾的熱情和稱許,他謙稱:「我是演員,不是明星啦!」只是觀眾的稱讚,也為他以《牛車來去》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做了最實質的口碑背書。

他的努力和表現是該被評審看到、被觀眾接受,拍《牛車來去》時他也忙碌其他演藝工作,「我只是把佃農的角色詮釋好而已,或許是很累的神情,更能把劇中的佃農角色,更加彰顯出來。」

演出不斷 現實和戲中同樣忙於奔波

「那時候剛好同時軋了舞台劇、電影,早上在白河、晚上在台北,南北奔波,確實是很累,也或許是疲憊狀態,正好把佃農的操勞、為生活打拼的苦命樣子,用最生活狀態表現出來,也許,老天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歷練我在這部戲的角色。」

游安順是硬底子演員,也是金鐘獎熟面孔。(《牛車來去》劇照)
游安順是硬底子演員,也是金鐘獎熟面孔。(《牛車來去》劇照)

角色的外在面,正好天時給了游安順一個順風順水的機會,然而,角色內在層面的情緒,游安順在與導演聊過劇本內容後,覺得很有意思:「角色所呈現的是一位佃農的毅力、吃苦耐勞、不言放棄的精神,只想讓家裡過得更好,我覺得這很有台灣精神,這些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人事物,也造就了當時農業社會中的草根性。」

片場中出現的農具、牛棚、扁擔、稻草堆等,讓游安順彷彿回到了童年往事,「好多小時候的回憶都湧上來了。」在人親、土親的演出中,在「努力的活著」的同時,也深刻了台灣鄉土劇的張力和生命力,「真的象徵台灣某一種精神!」他與戲的共鳴,在《牛車來去》中共存。

金鐘熟面孔 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游安順

游安順已是金鐘獎熟面孔,男主角獎項入圍四次、得過一次視帝;男配角獎項也入圍四次,得過兩座獎,成績斐然,今年(2023)再入圍、得獎機率有多少?他笑說:「隨緣!」他開心入圍、被看到,當然,和不同角色、不同劇本、不同演員的競爭,都是一件好事,就像《牛車》這樣的本土劇會被喜歡,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游安順,這也是當演員的另一種養分。

詮釋各種角色,游安順游刃有餘。(游安順提供)
詮釋各種角色,游安順游刃有餘。(游安順提供)

在戲劇領域,游安順樂於配角一職,只因「配角要脫穎而出,更不容易」!他覺得已經到了這年紀,要演男主角比較難,認清本分和現況後,也堅守男配角的崗位,在當下環境演得過癮,「快速來、快速吸收和消化,綻放成果,也享受觀眾反饋的掌聲。」

17歲那年,他以電影「童年往事」一片入行,迄今快40年的閱歷,游安順依然樂在工作,一些小人物角色、甘草人物或痞子混混,他演來傳神。當然,演技可以磨練,然而歲月刻劃出來的成熟和歷練,才是演出角色的真諦。

他說在大愛台10年,演出40多部戲,那是人生的轉捩點,「那段期間拍的戲,幾乎什麼角色都演過,臉部有缺陷的、個性乖僻的、甚至後來成為師兄幫人開釋,我幾乎各種人生走一遍,感覺什麼苦難都經過,真的太戲劇化了。也許自己經過一些磨難,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戲劇看盡人生!」

《童年往事》是游安順自認到目前為止的代表作,是不可取代或磨滅的紀錄;而電影《KANO》則是個人重回大螢幕的轉捩,藉此有所表現,用幾幕戲打動觀眾的心,因而被電影人看見,即便他只是演一個幾乎沒有名字的農夫,他依然甘之如飴。

游安順演出舞台劇《清明時節》,感受和觀眾即興互動。(游安順提供)
游安順演出舞台劇《清明時節》,感受和觀眾即興互動。(游安順提供)

在不斷嘗試各種角色演出的可能性之時,有一些角色游安順絕不想演,那就是「高富帥」,他打趣說:「我不高、要演高,先踩高蹺;帥?我想演之前先整形、或做特殊打扮。光這兩點就無法認同,要再來演高富帥談戀愛,那真的就不在考慮範疇內了。」也許只是玩笑一句,對實力派演技的他,可能會演出不一樣的高富帥吧!他說:「到了人生下半場,帶著PLAY的心情去走、去演,我絕對沒有偶包!」

沒有拍戲的時間,游安順待在宜蘭,享受和妻小的田野生活,也沉澱演藝工作近40年的種種,「拍戲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賺錢養家),更是利益眾生,能演出讓觀眾有共鳴的角色,讓觀眾回味,在看到你的時候跟你說角色,那就是當演員最大的功能」。

就像他把八歲小孩送到森林小學,他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快樂成長,「不想丟在城市裡,擁擠、排隊、課業壓力大、不快樂」,游安順覺得把戲拍好、演出到位,是人生下半場的演藝價值;讓妻小在壓力少的快樂氛圍中過日子,則是為人夫為人父該做的事,做好這些事,才是人生真的男主角、男配角!

看更多【金鐘58】人物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