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MeToo浪潮在台灣開始湧現,也帶動輿論對女性權益的高度重視。而在「3張驗傷單才能提離婚」的1990年代,婦女救援基金會杜瑛秋就投入家暴婦女庇護的工作,並持續推動性別相關倡議,她看似強勢,卻有一顆比誰都柔軟的心。
走進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同時台灣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慰安婦紀念館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也在重新開幕後座落於此。
婦女救援基金會自1992年起,就展開前台籍慰安婦的調查及蒐集相關影音、照片及文字,完整記錄阿嬤們從受害者、復原者,蛻變為對抗暴力、倡議女權之行動者的歷程,每一段都是經過苦難淬煉後而發光的生命故事。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保存了許多前台籍慰安婦阿嬤的珍貴歷史紀錄。(高偲僑攝)
守護這裡的靈魂人物,正是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她的個子小小,氣場卻很強大,娓娓道來她身為婦女權益的倡議者,更是永遠的社工師,一路以來的艱辛歷程。
終生社工 用心輔導每一個個案
杜瑛秋回憶,因為出生在鄉村的務農家庭,個性較為好強的她,從小就感受到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在傳統的鄉下普遍地位就比較低,偶爾會有女性遭到謾罵甚至暴力的情況,我覺得很不公平。」
由於大學日間部的考試沒有考好,加上家裡的經濟負擔也重,她決定就讀文化大學社工系夜間部。「其實當時文化大學的社工系相當有名,我晚上上課,白天去打工,就這樣度過我的大學時期。」
很喜歡跟小孩子相處的杜瑛秋,打工的工作是在幼兒園當助教,看見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過分要求或不當管教,開始對兒少的議題感興趣,畢業之後,到致力服務受暴婦幼、不幸少女、棄虐兒等的善牧基金會工作,接觸不少弱勢的受虐安置個案,更確立了日後想專注從事性別相關倡議與服務的念頭。
「我真正感受到性別不平權跟歧視,是在庇護所。好多被家暴毆打進入庇護所的女性,都是被打到半死,全身傷痕累累。最讓人氣憤的是,那個時候驗傷單沒有滿3張是不能離婚的,加上很多婦女會為了小孩繼續隱忍,逃出來的女性,甚至還會被汙名化。」
杜瑛秋希望將阿嬤們美麗又堅韌的精神延續下去。(高偲僑攝)
談起至今25年的社工師生涯,她說印象深刻的個案太多了,「有一個個案是全身被打到遍體麟傷的女性,被警察救出來後送到庇護所,她的先生有吸毒,雖然不會打小孩,但是會利用小孩來控制媽媽,要她去賺錢養全家。」
「還有一個是長期被老公虐打的個案,被救出來的時候表情一直是笑笑的說沒事,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她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被打是家務事,對外是不能講的,所以她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要保持笑臉迎人。」聽到這些,我不爭氣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讓她更感到無力的是,個案一直來一直來,怎麼救都救不完。「我深深地感覺到,就算再怎麼努力服務個案,效果還是有限,必須要在政策或社會運動上多著力一點。」
杜瑛秋在勵馨基金會工作期間,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杜瑛秋提供)
杜瑛秋在勵馨基金會工作的期間,除了持續服務個案、陪同開庭、聲請保護令,協助個案做訴訟的準備,也同時重回校園攻讀碩士學位,還邊讀書邊考社工師證照,而且還很有效率地在這個時候懷孕生子,成為母親。
「我的老公是在我們念社工系的時候就開始交往的,我在準備社工師考試時他也同時報考,神奇的是,原本我懷孕初期是照三餐吐,考試的那3天,我竟然完全不會想吐,讓我們兩個幸運雙雙考上。然後我還曾經在2004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挺著大肚子去跟各總統候選人表達我們的理念。」一家三口都參與的社工人生,著實令人敬佩。
性別倡議 推動兩性平權的未來
不過我也好奇,長期接觸這麼多個案,都是令人不開心的事情,要如何排解負能量?杜瑛秋回覆我:「我會練習把工作跟生活分開,盡量不要把工作情緒帶到家裡面。社工師跟心理師要懂得調節,個案有個案的故事,並不是你的故事,要學習去做分化跟切割,社工的生涯才會長久。」
成為婦女救援基金會的執行長之後,杜瑛秋積極參與和發起各項婦女議題倡議活動。「最讓我生氣的反而是整個體系壓迫女性的氛圍,以及資源不足的部分。」
杜瑛秋(左一)宣導「從心出發兒你同行」兒少數位身體界線教育。(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除了家暴,她也呼籲正視「身體自主權」及「數位性暴力」的議題,網路普及、社群平台更蓬勃發展之後,不當散佈私密照片及影像的事件就多不勝數,只要一旦傳出去,很有可能會造成反覆傷害。而且現在的社會風氣還是會檢討被害人,所以我們婦女救援基金會要做的就是不斷倡議告訴大家,錯的人不是她們,被檢討的應該是加害者。」
2022年,杜瑛秋拿下台灣保護服務工作之最高榮譽獎項—紫絲帶獎,這對推動性別暴力防治多年,致力於個案輔導、社區及校園預防和政策倡議,捍衛性別平權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
「我覺得社工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很像一個小齒輪,雖然很難看到短程的改變,但是從小地方慢慢去改變,就能發揮影響力。我很努力藉由書寫實務論文,或是開記者會、上Podcast做宣傳,希望讓大家知道正確的觀念。」
杜瑛秋語氣堅定地說:「倡議不一定要衝突或衝撞,比較像是甘地發起的不合作運動,是溫和的提出訴求。只要號召讓更多人加入,就可以扭轉及改變目前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