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是饞人,對美食有信仰,樂於動手烹飪,愛旅行,愛散步,生活中不能沒有書本、電影和音樂。」韓良憶的自介,簡單幾句話,已經鮮活地呈現她的人生態度。對她來說,好好吃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好日子。
雖然韓良憶很早就已經是文壇知名作家,每次見面總會尊稱她一聲老師,但是她爽朗、不拘小節的性格,讓人完全沒有距離感,相處起來非常輕鬆愉快,尤其是一聊到吃的,更是可以聊個沒完。
她的文字與人生連結得密切,幾乎都是來自自己的生活體驗。她寫和家人的飲食回憶,也寫居遊歐洲的心情記事,還有食譜結合散文、美食結合音樂的作品,光是飲食寫作,就有如此多面向。
「我看了很多書,也欣賞華麗的文字。但我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和他的學生汪曾祺的文字,那是我喜歡的風格,淡淡的,不要太濃,不要太華麗,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這樣。當然太華麗的我也寫不出來啦,哈哈!」難怪每每看她的文章,都會覺得閱讀起來舒服,雖然文字感很輕,但字裡行間的敘述,總讓人意猶未竟。
韓家必吃料理 勾起味覺記憶
她對於美食的熱衷,其實跟來自一個愛吃、也懂吃的家庭很有關係。「從你吃什麼,大概就可以知道你家的背景,祖先的源流可能是什麼,我覺得這個很好玩。因此我常寫、常做家常菜,因為那是延續家族的傳統,對於原生家庭的認同跟擁抱。」
爸爸生在江蘇、媽媽是左營人、阿嬤是台南人,韓良憶小時候則在北投出生長大,加上家裡有位擅做汕頭、潮州菜的管家陶媽媽,所以韓家的日常餐桌上,各種菜系的菜色輪番上陣,熱鬧得很。4個小孩裡,其中兩位是知名的飲食作家(韓良憶和大姊韓良露),可見家學淵源功不可沒。
和一般傳統觀念裡的男主外、女主內很不相同,擔任公職的韓媽媽相對較少下廚,反而是韓爸爸不但對吃相當講究,而且廚藝很好。韓良憶回憶著說,「我爸爸的拿手菜是紅燒魚,他尤其喜歡吃魚凍,沒吃完的紅燒魚就冰起來,第二天凝固變成凍狀之後,再淋一點醋跟麻油,我爸爸很愛這樣吃。」
而最能代表韓家的料理,她舉例是江浙一帶的素菜料理「十香菜」,「從我有記憶以來,家裡過年一定要吃這道,全家大小都要動手幫忙。」
這道菜看起來簡單,重點是非常費工,需要先把黃豆芽、乾金針、乾香菇、胡蘿蔔、木耳、芹菜、豆乾或豆皮、菠菜或芫荽根、蓮藕或冬筍、酸菜或榨菜等全部處理成條狀,一樣樣分別以中大火炒,最後再把炒好的材料統統回鍋拌炒才算大功告成。
因為每樣食材都要洗好切好,爸爸就會帶著媽媽、管家一起做,小蘿蔔頭們因為年紀小不能動刀,便負責為黃豆芽掐去鬚根。「『十香菜』始終是全家人最愛的年菜,不只是因為好吃,更因為有著一家大小通力合作的美好回憶。」
韓良憶透露:「後來媽媽先過世,爸爸、大姊也陸續離開,有一年過年我原本偷懶想說不要做,沒想到那天半夜突然驚醒,怎麼都睡不著,只好第二天趕緊買食材來做。」那些一家團聚和樂的美好畫面,始終留在她心裡。
原本以為韓家人愛吃的是中菜,但因為韓爸爸曾在上海生活過,也很喜歡吃滬式西餐(流行於上海租界的西餐),有空的時候常帶著家人外出打牙祭,她一一細數曾經吃過的餐廳:「大華西餐廳、美而廉咖啡館、藍天、凱薩琳、中心西餐廳……現在都已經不在了,但是至今印象依然很深刻。」
然而,被問到最常吃的是哪一道料理時,韓良憶的答案卻教人意外,這其實背後有個暖心的原因,因為這是二姊每個周末指定的固定行程。
「二姊大我3歲,因為出生時難產造成腦神經受損,智力較大多數人低。大姊還在世的時候,周六中午總帶著二姊四處吃,大姊走了之後,二姊再也不肯到處嘗鮮,每次都要求到同一家小型連鎖咖啡店吃三明治套餐。」
「起初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二姊非要來這裡不可?」韓良憶坦承已經吃膩三明治,偶爾試著問問二姊想不想吃其他餐廳,卻總是被拒絕。她揣測原因,猜想可能是因為二姊的智能障礙伴隨輕微自閉,會有固著性,如果沒有按照習慣的模式,容易沒有安全感。
「做一個長照者,照顧當然會有壓力,偶爾也會覺得辛苦,但對我來說就是做功課。因為我們是家人,我愛她,她也愛我,我怎麼可以讓她過沒有安全感的日子?將心比心,所以我來配合她。」因此,周六的三明治套餐,成了目前韓良憶和二姊的相伴儀式。
接受人生無常 更盼珍惜日常
除了吃遍中西美食,受到爸爸的薰陶,韓良憶也燒得一手好菜。「我從來不敢說我的手藝好,但我覺得我之所以對做菜感興趣,愛吃是一個動力。」
她說,其實自己小時候並不愛吃東西,直到6、7歲開始,胃口才奇妙地變好。「我很喜歡跟著大人們上菜市場、進廚房,看多了就越來越覺得做菜有趣,再大一點學會認字之後,課外讀物是食譜,每天必看的電視節目是《傅培梅時間》。」
真正開始認真研究烹飪,是在大學時期在外和同學們一起租房子,住外面不比家裡,什麼都要花錢,自己帶便當省很多。而與荷蘭籍丈夫結婚之後,韓良憶曾在荷蘭長住了10多年,因為歐洲物價高、外食貴,她更常在家自炊。
對韓良憶來說,從事寫作與翻譯工作很花腦力,做菜成了最好的療癒。「我在歐洲的市場看到以前知道但沒有用過的異國食材,像是孢子甘藍、韭蔥、白蘆筍、朝鮮薊等等,超級開心的,而且價格比進口到台灣便宜太多,當然要善用。」
結合自家的味道及在歐洲學會的西餐料理手法,韓良憶的做菜方式變得很靈活,「當地的食材當然比較適合做西餐,但偶爾還是會想吃中菜的時候,就會去中國城買食材,或是利用在地食材嘗試搭配中式的做法,比如說把抱子甘藍做宮保,或是用韭蔥炒雞肉。」
回到台灣生活之後,她同樣鍾情傳統市場,「我都是搬到哪裡就在附近找菜市場,剛回台灣那幾年住在天母,最常去士東市場,後來搬到六張犁,就常去安居街市場。逢年過節需要的食材,我會特別去南門市場跟東門市場找。」
摯愛的3位家人陸續離世之後,韓良憶學會接受人生無常,也特別珍惜日常。接連出版的著作《最好不過日常:有時台北,有時他方》、《好吃不過家常菜》、《家常好日子》,都是用飲食與記憶,歌頌安適妥貼的日常生活。
現在的她,身邊有很多一起分享生活的朋友,都是愛吃也愛做菜的人。「中年了嘛,已經不需要汲汲營營,可以盡情享受人生。我有幾個幾十年的好朋友,偶爾找一家我們都喜歡的店,喝喝酒、吃吃東西,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約在某人家裡聚會,主揪的人會開群組,大家各出一道菜,很輕鬆,沒有壓力。」
簡單卻有味,日日是好日,在韓良憶身上看到了最棒的實踐。
場地提供:solo pa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