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曾說通膨一定會發生,甚至2021年底,部分學者認為升息幅度不會太大時,她卻說若通膨嚴重,不排除將會有力道強勁的升息,而今預測一一成真。曾任財政部長、經建會(現今的國發會)主委的劉憶如,以獨到觀點分析2023年的金融展望與挑戰。

當2021年通膨開始出現後,歐美與全球,包括台灣的央行,卻都認為那是暫時性的通膨,並特別強調物價上漲是受供應鏈與疫情影響,認為一旦這些瓶頸消除,通膨也會隨之解決。不過,現況卻並非如此。

劉憶如點出其中落差,「各國央行因為低估或錯估通膨發生的原因,因此沒有在通膨發生後第一時間的黃金時刻開始升息,而是直到通膨嚴重後的去年(2022)才升息,也因此才會必須升息升得這麼猛 (美國去年升息17碼,也就是4.25%,是聯準會成立109年以來最積極升息)。但也因為貨幣緊縮,利率大幅上升,2023年的景氣將會受到負面影響。 」

劉憶如就歷史數據分析通膨對2023年經濟、金融的影響。(高偲僑攝)

2023年難逃股市震盪

今年景氣會受到負面影響,從2022年的金融概況就已看到。「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股市走在經濟的前面,也相對較敏感。2022下半年,已多少反應出2023上半年的概況。儘管2023下半年景氣還得再觀察,不過,不管是上或是下,大家都需要有的心理準備是,股市的大幅震盪會變成常態。」

預測並非空穴來風,劉憶如進一步說明,台灣股市多受高科技業影響,這類產業股價卻最容易受利率影響。因為,高科技股價往往反應的都是對未來營收的預期,即使還沒真的實現,但有夢最美的期待,卻常帶動股價的上漲。但因未來營收的現值是依利率折現,因此成為對利率最敏感的族群。

當利率走升時,就算對未來營收的期待沒有改變,但經過較高的利率折現後,現值卻下降了,這也是為什麼高科技業股會在2022年從頭跌到尾,而相較來說,傳產受利率影響比較低。

只是儘管大家不免期待,不再繼續升息後,股價就會大幅反彈。但除非全球經濟今年真的出現大衰退,或景氣滑落帶動物價下跌,或俄烏戰爭儘早結束,減緩通膨壓力,否則2023年的利率很可能仍在高檔,而若想在股市趨吉避凶,她也提醒,關鍵是在於了解產業特性。

「高科技業,大幅往上或往下,往往是反應對利率的預期,所以要了解每次股價震盪的原因,而不要一看到股價上漲就盲目認為是谷底反彈而急著進場,搶短線有可能受傷很重。若希望穩健投資,可觀察與食衣住行相關、生活必需品等傳產相關產業,以領股利為策略,產業務實,相對比較穩固。」

劉憶如分析2023年金融展望中,全球重要的人與事件。(北威顧問提供)

雖說台灣一向受國際牽動,但2023年美國的影響會更深,主是因為美國引領全球央行政策走向,更因為它是國際主要貨幣,石油、原物料、及糧食等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所以美元利息調升與否影響美元及國際商品的價位。

因此,劉憶如認為2023年影響台灣金融走向,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因為只要美元利息繼續調升,其他國家不能不跟進,其次就是英國和歐洲央行總裁,原因在於,利率會直接影響股價,也直接影響匯率。

通膨、升息挑戰 薪水卻難漲

通膨讓人們有薪水跟著漲的期待,但這卻也是現今全世界央行,尤其是歐洲跟美國央行的擔憂-擔心因為通膨預期心理而陷入工資與物價螺旋性上漲的惡性循環。只是相較於美國因為缺工,調薪勢在必行;台灣想調薪,恐怕並不容易。

「美國為什麼薪水會漲,因為現在的失業率3.5%是50年來最低,公司請不到人,只好調薪。相較歐美通膨率高達10%,反觀台灣最多3%,員工不太會強力爭取調薪,尤其疫情後,許多人反而會思考被工作綁住『是否值得』,不調薪就離職,兼差送外賣和開uber,時間更為自由。」

物價漲、薪水不漲,谷底翻身有策略(圖片來源:freepik)

福禍相倚,即使難以調薪,台灣斜槓機會仍多,不過,劉憶如仍盼望2023年政府政策應該多給服務業一些空間,能跳脫以台幣貶值協助出口的思維,讓服務業不需要面對那麼高採購進口物料的壓力,讓台灣在出口卡關時,用內需的產業推動經濟。

而在2023年金融展望與經濟展望似乎相同悲觀時,撇除個人所能做的,是否仍有令人期待的機會點?

「我認為如果繼續升息,代表央行評估後,認為市場雖對升息有負面反應,但仍屬可接受範圍,實體經濟也不見得有馬上進入衰退的危險,央行才會繼續升息。所以我們可以用比較健康的心態看待升息,意指經濟沒有大家擔心的那麼差。因此,不用因為全球央行升息就很悲觀。」

揭開強烈升息背後因素

能帶大家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升息,主要還是劉憶如多年來,對於全球金融市場的研究與觀察。而得知她為什麼能在2020年就看見通膨一定會發生的原因,就能從中一窺究竟。

2020年時,許多人覺得因疫情而展開的QE,雖發行了很多鈔票但卻不見得會發生通膨,是因為他們看到2008年的QE並沒有造成通膨,所以誤以為貨幣供給增加不見得會引發通膨。

不過,劉憶如當時卻常在演講中提醒此次QE後,通膨將難以避免,是因為2008年的QE是救助大企業,印發的鈔票都直接給了金融機構或大企業的大股東,那些錢因此並沒有廣泛地在經濟體中流轉;但2020年的QE卻是發鈔進行對民眾紓困,鈔票直接進到了所有社會大眾的手中,因此帶動了金融資產價格全面大漲 (2021年的股市、債市、房市及數位資產價格同步上升),一旦疫情稍緩實質解封,消費大增後就造成嚴重的通膨。

而再對照美國之前的數據,就可看見這一波的QE實在發行了太多鈔票。自1959到疫情爆發前2019年底的160年間,美國貨幣年增率5.77%,但2020年5月的年增率卻超過300%,能看出貨幣供給增加的非常態,因此通膨很難避免,另外也由於如前所述美國失去了升息的黃金時間,現在才在國債債台高築情況下,吃力地積極地升息。

這波美國連續升息,既然是聯準會成立109年以來最積極的一次,也就是109年以來最猛的猛藥,當然會痛。而面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英、美會強烈喊出2023年一定還要再升息,也是源於40年前,1981年這些國家面對大通膨已有慘痛經驗。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左二)邀多位產學專家,談2023年台灣的經濟、金融挑戰。(北威顧問提供)

「40 年前全球對抗通膨時,美國央行總裁伏克爾(Volker) 接任後即大幅升息,企圖抑制高達14% 的通膨,但美國兩黨國會議員卻一致施壓,認為若繼續升息經濟會撐不住;伏克爾只好在升息不久後即開始降息,但通膨卻因此得不到抑制,逼得伏克爾後來甚至必須將利率調升至22%才解決了通膨問題。」

鮑爾最近所說的不要重蹈覆轍,就是指不要像40年前聯準會升息的反覆。劉憶如說,若了解這個背景,就能理解當大家問2023年會不會降息時,各國央行對短期內降息是持保留態度的。目前美國通膨7%,歐洲10%上下,看起來還算穩定,可是距離各國通膨目標2%,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當預測一片看衰,認為2023年,全球各個區域的經濟都會受到衝擊時,倒也不必感覺太過悲觀。「如果全球經濟真的很差,就可能會降息了,屆時還是會有資金挹注進來,也就是說,其實天不會塌下來。重點在於,能夠防範的風險,我們要先理解並謹慎些。」

劉憶如形容,2023年要學著讓自己要立於不敗之地,如果可以,個人多儲蓄點錢,企業負債不要太高,大家節省一些,忍耐度過這段時間。因為這是前二年享受了央行印鈔票,有錢花的好日子,現在因此需付出的一些代價。而熬過疫情這三年,賺大錢相較於收入平穩、健康的生活著,相信大家心裡都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