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故事的力量嗎?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故事能激勵某些人,你會盡可能地分享出去嗎?《兩個爸爸》之所以會成書,便是以此為起點。
「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疾病」,早年的錯誤資訊讓性少數在成長過程,因自己的性傾向而備受折磨,更為了能「矯正」感到痛苦不堪。在青春歲月不停否定、壓抑自我的陳子良就是其中一員,而現今年過半百的他,在《兩個爸爸》裡回望一路走來的種種曲折辛苦,也在關關難過關關過後,擁有了許多同志羨慕嚮往的生活。因此,也想透過本同志家庭自傳來引起共鳴,幫助更多有類似經歷的人。
「我們都是人,都會犯錯,唯有不斷省思自己內在的偏見和歧視,才能真正做到對別人的尊重。」
《兩個爸爸》是陳子良與陳海思鐸構建同志家庭的故事,也是台美同志運動變遷的縮影。書中在娓娓道來他們兩人的經歷同時,也觸及了不少值得深思的議題,自我認同、建立伴侶關係、同志間的家暴和療癒、與家人出櫃的心境變化、美國同志圈的種族歧視,以及代理孕母、育養小孩等,還有種種日常生活中的「微歧視」。
在如此豐富的內容中,子良與思鐸對孩子的教養所下的功夫,尤其令人敬佩。有句話是「為母則強」,但如他們對性別平權的實踐,「為『家長』則強」才是最佳的形容,他們用開放的心態給予孩子尊重多元文化的成長環境,建立「愛上差異」的價值觀,讓孩子能自信地去面對外界的不友善,並自我化解。〈延伸閱讀:兩個媽媽|《非法母親》以真實生命歷程,紀錄你我身邊同志家庭的點滴故事〉
「親子關係和伴侶關係的平衡並不容易,可是人生與家庭,不就是一個不斷尋找新的平衡點的旅程嗎?」
在《兩個爸爸》中能看到同志家庭逐漸成長的真實樣貌,更可以看見新的多元家庭解構意識。雖然書中是描寫子良與思鐸相遇後,建立家庭的心路歷程,但讀至他們成為新手家長的篇章時,發現在孩子的教養與彼此間關係的平衡調整,與任何有孩子的家庭並無不同,甚至他們會為了孩子努力地去溝通、誠實面對問題、理解對方並做調整,也試著在接納中找到和解的方式。
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子良也明白了「認清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而是獨立個體」,要懂尊重而不是逼著他們走一般社會標準或傳統的路,讓他們快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延伸閱讀:專訪陳志恆心理師|當社會走向多元家庭型態時,孩子的教養問題該怎麼迎擊?〉
《兩個爸爸》不只是同志家庭的故事,更是將多元差異的思索理念實踐於日常的典範。希望透過此書能打開大眾視野,理解人生本就百態,讓偏見與歧視愈漸消弭。〈延伸閱讀:同志共同收養通過!同家會黎璿萍談同志家庭:「社工不用再叫伴侶離婚!」〉
主圖來源:Pexels @PNW Production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