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找回 100% 安全感》一書,今年再版了,書名叫做《依附練習》。封面變得很可愛,內容增加了一些安全感的實做練習,但我也有一些話想說。
從 2020 年 5 月,出版書籍到現在,我對依附理論的看法,其實一直在改變。過去的我,學到了安全依附和不安全依附,來自於童年的環境。我很羨慕安全依附的家庭,然後覺得生為不安全依附,都是家庭的問題。但漸漸地,我發現,其實身旁很多安全依附,他們的家庭,還真的說不出跟不安全依附出身的家庭,有多大的差異。
有一個可能是,我沒有用科學化的方式,測量這些家庭;但也有一個可能是,其實安全依附跟不安全依附,不是這麼容易被區分的。
過去我聽過,安全依附就是好棒棒的說法。但我後來才發現,其實安全依附的家庭,也有可能很可怕。安全依附的人,可能來自一個控制慾很強的家庭,也可能在感情裡面缺乏安全感。把責任都歸就在家庭,雖然可以讓我們寫出長篇大論的論文,但無助於解決問題。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比我們想像中來得簡單。
你希望活成什麼樣子的人?
你有過成功的經驗嗎?那是怎麼樣的感覺呢?歡喜、愉悅、興奮、滿足,或是還有其他的情緒呢?每當我們提到情緒的時候,總是聚焦在負面情緒上,但真正帶給我們動力的,卻是這些正向的情緒。
那麼,你能不能做些什麼,複製你的成功經驗呢?〈延伸閱讀:面對大起大落的人生,堅守不輕易服輸的態度:「成功,是屢經失敗後仍保有熱忱的能力。」〉
在你的生命歷程裡,那些有安全感的時刻來自於哪裡?也許是伴侶在百忙之中,一句關心你的話,也許是雙方在大吵之後,決定一起去吃個宵夜大和解。
其實不安全依附跟安全依附的差別,並不在於會不會吵架,而是在於能不能和好。如果你能把重點擺在如何和好的方式,那你的感情就會比較有安全感。
在暴風雨過後,修復家園的那顆心
《鈴芽之旅》這部電影,是最近很紅的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面,談得雖然看似是災難的避免,但女主角本身,其實是 311 大地震的受災戶。
我們雖然都在談如何預防感情毀滅,但就像是 311 大地震這種災難,我們其實是無可避免的。做再多的預防,都會有無可預防的災難來臨。在這些災難來臨的時候,其實是沒有選擇性的。這些災難,不會特別避開溫馨的家庭,只襲擊悲慘的家庭。但是這些災難過後,有些人可以重拾信心,有些人卻無法站起來。〈延伸閱讀:《在樹下傳達神諭的貓》:就算迷惘也要誠實面對自我,也許某天屬於自己的神諭就會到來〉
那麼,這些重拾信心的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呢?其實很少有研究,針對這些人,去做一個很詳細地調查。
不過,我這邊的重點,並不是擺在「正向心理學」上面,只是想談談,即便我們經歷了再多失敗,也不代表我們必然走向失敗。重要的事情其實是,那些在挫折之後,重新站起來的人,到底經驗了什麼。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從失敗當中走出來,也許可以參考其他人的經驗:你有沒有認識那些吵架之後,卻依然有辦法把感情經營好的人?如果有,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延伸閱讀:別讓不安全感作祟,找尋適合的陪伴者:許多害怕和擔憂,其實都來自童年的成長經歷〉
我覺得真正的答案,不在於專家們都說了些什麼,而是在於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們的這些經驗。而這些經驗,才是最貼切於我們生命經驗的例子。
主圖來源:pexels@Becerra Govea Photo
作者粉絲團:貓心—龔佑霖
若有希望作者回覆的問題歡迎按此進入貓心信箱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