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的美國催淚劇情片《我想念我自己》,改編自莉莎潔諾娃於 2007 年發行的同名小說。本片主角愛麗絲(茱莉安摩爾 飾)生性聰明伶俐,善於公開演講且擁有許多學術成就,擔任大學教授的她,儘管年近五十仍不遮掩其炙熱的光芒,殊不知看似一切順遂的人生,在一場演講的忘詞後,迅速急轉直下,「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瞬間摧毀了她的生活。

前腳剛跨過半百門檻,沒想過噩耗卻以更快的速度闖進人生正軌中,在漸漸失去記憶的過程中,愛麗絲不得不去改變與家人的相處模式,同時也得接受曾經輝煌的自己,轉瞬間變得不再燦爛。茱莉安摩爾在本片中,從起初伶牙俐齒的滿滿自信,到對自己的懷疑、怨恨以及沮喪,電影末段無神失焦的神情,將罹患此症的患者詮釋十分到位,也助其奪得第 87 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及各影展最佳女主角。

失去的昨日無法挽回,尚未到來的明日仍不切實際。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忘卻演講時的關鍵字、在任職的校園中迷路,發病後的愛麗絲,連回家的路上都變得滿是危機,談吐間能使用的詞彙也漸漸減少,「比起阿茲海默症,更希望罹患的是癌症。」比起正在遺失的自我,愛麗絲甚至寧願接受死亡。當人生步伐向前邁進的同時,必然有些事物是無法跟上的,尤其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自我。如何去接受正在自己的失去,不只是電影中的愛麗絲,更是存在於每個逢九階段的議題。〈延伸閱讀:當記憶消失了,愛還在——推薦 5 部逼哭人的失智症主題電影〉

意料之外地,愛麗絲在失去記憶的過程中,卻才真正理解如何卸下包袱,對於老么莉蒂亞(克莉絲汀史都華 飾)的叛逆,本來總是滿是衝突的母女關係,從中找回了原本真摯動人的母女情。電影藉由不幸的遭遇,強調活在當下的重要,一直有機會去修復母女關係的愛麗絲,即便最後重修舊好,早已錯失的時光都將成為抹不去的悔恨;失去的昨日無法挽回,尚未到來的明日仍不切實際,那些留在眼前的光影、映在身上的陣陣暖意,是活在當下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美好。〈延伸閱讀:「每個人心底最深的連結」:以家為軸的 3 部日本電影 ,一同靜心品味生活中的平淡與瑣碎〉

「我在奮力於連結過去的我,告訴自己:『活在當下。』是我唯一能做的。」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圖片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阿茲海默症」好發於 65 歲以上的高齡族群,而發生機率微乎其微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亦可能隨時找上正值巔峰年華的青壯族群。電影中,愛麗絲透過自拍影片教導未來的自己,誘騙自己去服用藥物自殺,卻不料發病嚴重的自己,轉個身、過個門便將遺忘自己想做的事,連剝奪自己生命的權利都遭到剝奪。世界的模樣取決於自己是如何感受這個世界,若有天無法再以自己的想法、語句來描述這個世界,其精神可說早先於肉體一步死去。〈延伸閱讀:走進 5 部以「別離」為題材的電影,重新詮釋愛的可能與永恆〉

《我想念我自己》在悲傷電影的影史中,絕對是留有一席之地的作品,不急不慢的電影節奏,以 100 分鐘紀錄愛麗絲迷失自我的過程,刻劃在這個人生階段中,必須開始理解並接受噩耗就是近在咫尺的事實。片尾小女兒與愛麗絲獨處,此時愛麗絲的眼神早已迷茫,短暫的記憶使她無法記住事情的細節,但藏在腦海深處的家人回憶,使其在失去自我之後,依稀記得愛的形狀。

當片尾字幕向上飛越,歌頌悲傷現實的詩歌也戛然而止,迴盪在不停突破人生關卡的自己身上,電影訴說的,是在還能清晰記得愛的模樣的現在,毫無保留地活在當下的分分秒秒,珍惜每個組成愛的故事與回憶。

主圖來源:《我想念我自己》劇照

copyright by share99